附件: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
A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必修);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
门任选一门,1学分);硕士生英语(4学分,必修)。
课程 回
课程名称
编R
授课教师或团
队
学分
课程类别
(转型期课程、专业核 心课程、方法实践类课 程、交叉前沿类课程)
课程简介
(300字左右)
B
外国语文通论
0502B0100
待定
2
转型期基础课程
本课程为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各专业硕士生必修课程,旨在介绍外国语 言、文学、文化、翻译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扩大外国语学院 各专业研究生的知识面,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理论水平。由各专业研究生导师以 讲座形式开设。要求课前预习讲座大纲,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课上耐心听讲,积 极思考;课外认真阅读,提高兴趣。课程考核方式为提交课程论文,要求如下: 本课程只要求一篇论义,论义应当严肃、规范,统一包括以下几部分:摘要 100
— 150字;关键词3—5个;正文5000 — 8000字;必须有引文,注明出处(参考 书目);论文行文必须符合出版要求;做论文时鼓励打通各个讲座内容,不必拘 泥—家;课程论义需在讲座范围内,且不向于本人研究方向;严禁抄袭,抄袭 者按/、及格处理。
二十世纪西方批评
理论
0502B0200
朱刚
2
转型期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二十世纪西方人文思潮在文艺文化领域里的发展, 反映该领域研
究的前沿。课程涉及西方主要国家(英、美、法、德、俄)二十世纪文艺文化批 评理论的主要流派(俄苏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 义,后殖民主义,性别研究,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等),阅读代表,庄文本,讨 论其发展逻辑、分析其矛盾或不足之处。要求研究生细读文本,掌握背景,理解
术语、概念、主旨,完成思考题和讨论题,力求融会贯通,尽量融入中国批评视 角,力近西古今融会打通。本课程有助于把握外国文学文化,进一步加深对它 的理解,掌握语言学、翻译学、文化研究、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的手段和方 法,提高硕士论文撰写的质量。
翻译通论
0502B0300
许钧、曹丹红、 刘玄虹、身方
2
转型期基础课程
“翻译通论”主要面向外国语学院 MTI全体一年级学生和外院翻译方向学术型研 究生,也允许跨院系选修。课程围绕对“翻译”的理解,从宏观角度讲述翻译活 动的历史、本质、过程、功能、研究,既为初步接触翻译研究的学生奠定理论基 础,亦为从事翻译实践的学生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令学生全面认 识翻译、理解翻译,对翻译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进而形成关于翻译的本 质、过程、对象、主体、影响因素、基本矛盾、 社会历史功能等方面的系统认识, 树立正确的翻译观以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
解翻译、思考翻译,逐步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外国语言学
0502B0400
陈新仁、孔德 明、常玲玲、 范洁清、李锦 花、周丹丹、 张翼、李斌等
2
转型期基础课程
本课程简要介绍一百多年来西方语言学主要流派及当代认知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的基本理论。其中重点评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