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代表方
第1页/共17页
配 伍
第1页/共17页
第2页/共17页
附子 贝母
1、贝母降低附子的增强心肌收缩力
2、贝母降低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功能代偿能力
3、附子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减弱
4、贝母总碱可以增加乌头碱心脏毒性
贝母总碱可以减弱去甲乌头碱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作用
总结:贝母可以减弱附子的强心作用,加重附子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第2页/共17页
第3页/共17页
代 表 方
第3页/共17页
第4页/共17页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4页/共17页
第5页/共17页
二陈汤
君药:半夏
辛温而燥,入肺、脾、胃经,辛开散结,能行能散,化痰消痞、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臣药:橘红、茯苓
橘红、半夏二药相须为用,相互促进,使脾运而痰自化,气运而痞自消,胃和降而呕自止,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
第5页/共17页
第6页/共17页
二陈汤
配伍特点:
燥湿理气治已生之痰,健脾燥湿治生痰之源,标本同治,散收结合则散不伤正,又能调和肺司开合之职。
证治要点: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运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第6页/共17页
第7页/共17页
二陈汤
主治:
本方主治湿痰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病因病机:
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
第7页/共17页
第8页/共17页
湿痰证
湿痰证:是指湿聚生痰,痰盛而又兼湿象的证候故又称痰湿证。多由脾虚不运,痰湿内生,或外感寒湿,束肺困脾,水湿内停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胸痞,纳呆食少,呕恶,身体困倦,嗜卧,痰多色白,且痰滑易出,舌苔厚腻,脉濡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机分析:本证以痰多色白,呕恶,胸痞,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脾虚湿困,则纳果食少;痰湿阻于上焦,气机不舒,则见胸痞,阻于中焦,胃气上逆而呕恶。痰湿郁遏清阳测肢体困倦,嗜卧。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则痰多色白且痰滑而易出。舌苔厚腻,脉濡滑,皆为痰湿内盛之象。
第8页/共17页
第9页/共17页
二陈汤
加减运用:
可用于多种痰证。
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
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
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
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
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
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
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
以软坚化痰。
第9页/共17页
第10页/共17页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代表方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