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古文今译之弊 古文今译.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古文今译之弊_古文今译.doc浅议古文今译之弊_古文今译
[内容摘要]古文今译作为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方面已表现出弊端,季羡林先生的建议非常中肯,本文也就古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古文教学和古文教育的目的等方面阐述古文今译的弊端。[关键词]古文今译文言文言文教学教学目的目前。在各大媒体都转载了季羡林先生谈及国学普及时的四点建议。就其中的第二点“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解即可”,引起众学者和网友的广泛议论。本文也将从古文本身和古文教学以及古文教学的目的等方面谈谈,古文今译的弊端。(一)古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言以及后来仿古的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就是上古的文言和历代模仿的作品。古文作为一种定型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于年,逐渐形成了文言分离、较为稳定、行文简练的特点,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利于文教的普及推广,不利于思想的自由表达等弊端。所以“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学,将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至此古文今译便应运而生,但这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而这正是季羡林先生所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毁灭。首先,从文字本身来看,古文今译根本不必要。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古代汉语是1086个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和6169个《印刷通用汉字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它们或以单音节词的形式得以沿用,或词素保留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词语中,或出现在由俗语、谚语、警句中的成分压缩凝结而成的成语中。也正如南怀瑾先生说:“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二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字就单独成为一个系统,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于年以上的思想,在几于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其次,从语言的角度看,文言和白话没有截然的界限,且就口语交际而言,人们的口语与古文有很大的区別,但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言,而现在汉语的书面语言则常常有颇多的文言成分。把文言与白话对立起来,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文言和白话都是我们的母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王力先生曾说:“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段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里继承和发展的。”再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其中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露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文,掌握了文言文好比得到一把打开文化的钥匙,但古文今译无形地加大了古与今的隔膜,致使多数的现代人对古代知之甚少。(二)在教学方面,由于受到语言交际运用以及文言文特点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串读串讲的方式。一般来说。文言文教学要教导学生能准确地翻译课文才算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翻译。教师人手一册的《教学参考用书》中,凡是文言文均有译文,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译文对教师的帮助也最大;学生也充分理解了文言文学习的“要领”,于

浅议古文今译之弊 古文今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