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第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班 学科第 册
主 备
郝玉凤
集体备课组
六年级集体备课组
审核
课 题
金色的鱼钩
课时2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认识并掌握威胁、衰弱、回味、严峻、勉强、念叨、奄奄一息、粗糙、瞻仰等词语。
(2)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
(3)理解课文,体会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学习重难点
体会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互动修改意见
学
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
预设:飞夺泸定桥、七根火柴、丰碑等等。
学生齐读课题。
。
预设:珍贵的、包含着爱心的、生死攸关的等等。
。
,我们学过一些记叙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要学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文章中的老班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中的一个,让我们记住这些前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为什么一个长满红锈的普通的鱼钩在作者心中却是那样珍贵。
:这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个感人的故事。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实行转移,进行了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十一个省,越过了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金色的鱼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