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了解作者: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字的作品。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1、积累词语
注音:
黑魆魆( ) 发祥地( )
肺蛭( ) 车胤( )
纳凉( ) 辉耀( )
戳穿( ) 摇曳( )
xū
xiáng
zhì
yìn
nà
yào
chuō
yè
请找出课文结构标志性句子
“幼年时暑假期间在乡间纳凉时所见的情景”
“萤火虫是怎样发生的?”
“萤火,是从哪里来的?”
划分课文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1-3段)描写幼时夏夜在乡间所见到的萤火虫,以及与萤火虫有关的游戏。
(4-5段)介绍萤火虫是怎样发生的。
(6段)介绍萤火的来源和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7段)介绍荧光的应用。
(8-9段)由萤火虫写到对故乡的情思。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作者由自然现象入手,进而引出人们对其探求过程(成因、意义、作用等)的说明。
●好处:这样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请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思考:作者把萤火虫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此文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对往事的记叙、描绘,也有对萤火虫的介绍,同时包含了对故乡的牵挂。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读者。
萤火虫8118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