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吠檀多.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吠檀多吠檀多, 梵语名:V éd ā nta , 发音/ve:da:nt ?/ , 由婆罗门圣经《吠陀》( Veda ) 和终极(anta) 两个词组成, 意为吠陀的终极, 是被视为正统的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 是影响最大的一派。《吠陀》经典即此派的理论根据。印度哲学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亦称“后弥曼差派”或“梵弥曼差派”,与“前弥曼差派”或“业弥曼差派”相区别。吠檀多的意思是“吠陀的终极”,原指奥义书。吠檀多派是构成大多数现代印度教派别的基础。3 种基本的吠檀多经典是奥义书、《薄伽梵歌》和《梵经》。《梵经》是对《奥义书》教义的简要阐释。对这些经典,根据对个人自我(我) 和绝对(梵) 之间的关系和同一程度的不同认识, 发展出好几个吠檀多派。但都信仰轮回和吠陀的权威,并且相信梵是世界的物因和动因;而灵魂是自己行为的动因, 因此是行为后果的接受者。相传最初创始人是跋陀罗衍那( 生平不详), 后来的吠檀多论者公认他是该派根本经典《梵经》的作者。《梵经》亦称《吠檀多经》或《广博经》,大概形成于公元 200 ~ 450 年间,主要阐述奥义书中关于梵、我、幻的哲学理论,并对其他哲学派别的理论进行了攻击和批判。《梵经》认为,世界的最高主宰是“梵”,“梵”是宇宙精神,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 它既没有差别, 也没有形态和属性, 不能以概念来理解, 不可用言语来表达; 它是超越人类感觉经验的永不磨灭者, 是世界各种现象产生、维持和毁灭的终极原因。后来,吠檀多派的继承者们对《梵经》中梵、我、幻的关系做了不同的解释, 从而在吠檀多哲学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其中最主要的有:“无差别不二论”、“差别不二论”、“二元论”。还有“二不二论”、“纯粹不二论”等。意为“非二元”,即梵与我同一不二。亦称“不二论”。该派较早的和较系统的论述者为乔奈波陀(640 ~ 690) 。他著有《蛙氏奥义颂》。该

吠檀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