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是教学环节之一,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家庭作业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他今后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阶段,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家长在形成学生的这一行为习惯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塑造者。因此不同家长的态度,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咱们父母一般都很忙碌,学生只有爷爷奶奶管或一个人在家。同时他们的知识水平又不是很高,看不懂学生的作业。有的个别学生开始看不起自己的家长,有时还拿题目故意地问“妈妈你懂吗”?所以当碰到家长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说“要靠老师您了”。可是学生做家庭作业是在家里的,老师也鞭长莫及,这时真地要靠家长的作用了。
其实家长的学低没关系,只要能在对待家庭作业的时候注意几点,也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一、问,是交流的开始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中低学段儿童,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责任感”,更意识不到做作业是学生的义务。因此,有些学生回到家里,不善于利用时间,总爱贪玩,有时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也有的即使做,也是敷衍了事。这时就需要家长提醒,甚至需要家长放下手中的活计,坐下来陪陪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每天按时完成功课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快速、正确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旦习惯养成了,家长也就可以轻松了。总之,习惯是学习的根底。
再说在小学阶段,我之前要求学生的家庭作业要家长签字,天天都要签名。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好地督促家长过问学生家庭作业的方法。可是家长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一渠道,学生的作业还是会漏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很忙,到家很晚。就没看作业,任务性的签了一个名;另一种,对于自己的子女非常地信任,认为她自己可以管自己,没检查就签了个名;还有,问学生作业作好了吗?学生自豪的回答早就做好了,不看就签了。正是家长的这种作法,使学生出现了侥幸心理,从而看轻家庭作业。作为教师我也和无奈,后来也就没再强调。
其实只要家长坚持经常过问,学生就会慢慢地重视自己的家庭作业,同时家长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心中有数”。为以后辅导学生的时候打下基础;也可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好常的问,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家长不管怎么忙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也能重视起来。
二、读,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开始
很多时候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不会很好地去思考问题,而是急切地去问父母,以求得帮助。这时父母不要轻易给予帮助。如果稍遇困难就给予帮助,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会养成他弄虚作假,欺骗父母老师的习惯。这种“帮助”等于妨碍了孩子的思维的发展。
其实这时,家长应该提醒学生,去好好的把题目读一读,因为理解题意是进入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解决问题,而是不认真理解题意。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学生没有读完题目就开始做题。最后想当然的把答案做上了,结果也错了。我经常在做课上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多读几遍题,自己去思考,而不是交头接耳的和同位去商量、讨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让他们尽量的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在学校里尽管我们课上的时间很少,但是还是放手给学生。作为家长更得如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