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思修人生真谛节
第一节 个人与社会
第1页/共23页
一、人的本质
二、社会和社会的形成、特征
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2页/共23页
斯芬克思之谜
人是什么的思考
第3页/共23页
㈠、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
1、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2、孟子的性善论
四端: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3、荀子的性恶论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争夺”
“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第4页/共23页
㈡、西方近代学者对人性的看法
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够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
1、培根的 “自然”人性论
2、理性人性论。
3、生理人性论。
4、环境决定论。
第5页/共23页
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人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和
第6页/共23页
㈣、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1、把人的自然属性当成人的本质,
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
2、它否认了人们的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
3、人天生自私的命题不能成立。
第7页/共23页
二、社会和社会的形成、特征
一、人的本质
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8页/共23页
㈠、什么是社会
1、社会不是单个人的简单地
堆积和机械相加
2、人们的交往、联系主要是
生产关系,也就是首先和
主要的是在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
联系。
第9页/共23页
思修人生真谛节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