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科书6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发现、归纳、总结原理。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一副扑克牌、小棒、杯子
【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感悟“抽屉原理”
活动:游戏“玩扑克牌”。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
生齐:玩过。
师:下面我们用扑克牌来玩个游戏。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剩52张,对吗?
生齐:对。
师:如果从这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5张,老师敢肯定地说:“这5张扑克牌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信吗?
生回答
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四名同学各抽一张,老师也抽一张,验证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师:如果再重新抽一次,我还敢这样肯定地说:抽取的这5张牌中至少有两张是同一花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齐:相信。
师: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想不想研究啊?
生齐:想。
二:在操作中感悟方法,经历建模过程。
(一)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多1的情况。
活动1: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棒和杯子来研究。板书:小棒 杯子 师:如果把3根小棒放在2个杯子里,该怎样放?有几种放法? 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生:我们组一共有2种摆法,第一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3根,另一个杯子里没有,记作(3 0);第二种摆法是一个杯子里放2根,另一个杯子里放1根,记作(2 1)。
师:你们的摆法跟他一样吗?
生齐:一样。
师:观察这所有的摆法,你们发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
生1: 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
师板书: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
活动2:
师:依此推想下去,4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又可以怎样放?大家再来摆摆看,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一个小组代表汇报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生:汇报摆法。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都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师:观察所有的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第一种摆法最多的那个杯子里有4根,第二种摆法最多的那个杯子里有3根,另外两种摆法的最多的杯子里有2根。
生2:我发现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2根小棒。
师:这里的“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1:总会有。
生2:肯定会有。
生3:一定会有。
师:你们说的都对,那“至少”又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最少的意思。
生2:不低于的意思。
师:是的,至少有2根,就是不少于2根,可以等于2根,也可以多于2根,是吧。
三:在验证中感悟规律,完善数学模型。
活动3:
师:那如果把6根小棒放在5个杯子里,猜一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1:我认为至少有2根。
生2:我认为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
师:怎样验证猜测的结果对不对,你又什么好方法?
生1:我是想,如果把这
抽屉原理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