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的原理?火箭的运动服从牛顿运动定律。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喷出的高速气体给予火箭本体一个反作用力,即推力, 使火箭的速度产生变化。在飞行过程中,随着推进剂的消耗,火箭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火箭根据能源的不同分为化学火箭、核火箭和电火箭等。化学火箭又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混合推进剂火箭。此外,火箭还可以按有无控制、用途、级数、射程和其他原则分类。火箭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基本相同。火箭的结构?简单的火箭包括一个高细的圆柱体, 由相对较薄的金属制造而成。在这个圆柱内存放着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补给燃料罐,而为火箭提供推进力的发动机则放在圆柱的底部。发动机的底部是看起来像一个钟形的喷管,发动机通过一个装置——燃料输送系统可把原始的火箭燃料注入喷管顶部的燃烧室, ?在圆柱体的上部装有一个中空的流线型圆锥体,锥体的底座接在圆柱体上, 锥尖朝上,这个圆锥体为有效载荷整流罩或整流罩。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 1967 年 11 月, 决定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 1968 年初, 完成了火箭的总体设计,之后又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各种大型的地面试验。 1970 年4月 24 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71 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 70 度倾角、 440 公里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 300 公斤,此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长征二号在长征一号成功飞行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火箭共两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低轨道的运载能力为 1800 公斤。 1974 年 11 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但由于一根控制信号导线折断,火箭在起飞 20 秒以后姿态失稳,火箭自毁。一年以后,长征二号火箭第二次发射,火箭工作正常,卫星准确入,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后来,在 1976 年 12 月7日以及 1978 年 1月 26 日,长征二号火箭又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二号共进行了 4次
火箭的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