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长远。”苏霍姆林斯 基教育论著中谈得最多的就是阅读。他说:“把每个学生引导到书的世界中去, 培养他们热爱书籍,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一一这有赖于教师, 有赖于 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什么地位。”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
信仰的真谛之一。”“教育一一首先是语言、书籍和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窄化了 “书籍”的外延,更多的时候,师生眼里 的书籍仅仅指课本。而课本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要使学生有大气象, 高境界,必须广泛借助课外书籍的力量。要学生读书,仅仅靠“规定”与“号召” 是无法把书读到心灵深处去的,教师必须拿具体的书,作具体的引领。这样,“语 言、书籍和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也正是因为书籍的影响是对人精神的影响, 生命的影响,所以,我不认为引
导阅读仅仅是教书,而认为那是育人。
怎样激起孩子读书的欲望呢?
.老师、家长常在孩子面前实行自己的阅读行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常把孩子带到书的世界中去,感受书籍世界的美好。
.把读书当做人生一件大事,在学习、生活中持续强化。一年级新生入学, 我就郑重地致家长一封信,和家长谈读书,让家长、学生都理解到读书是一件大 事。信的内容如下:
为孩子的人生航船巧挂云帆
——与家长朋友谈读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作为您孩子的语文老师,我要和您谈一件关于孩子成长的大事一一读书。
前苏联世界级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最重视的事就是读书一一学生读书, 教
师读书。他说:“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 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 他的内心中因为书籍而激发的喜爱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如果您说:“我的孩子课内学习都很困难,哪里有精力去实行课外阅读呢?” 那您就大错而特错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话: 越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
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 他就越理应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
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
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
靠阅读、 阅读、 再阅读, ——正是这个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如果您又说: “我的孩子天资不错,不需要那么多的课外阅读。”那您也大
错特错了。苏霍姆林斯基还说: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
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
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让我们记住这位教育大师的话: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
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说实在的, 再优秀的语文老师都不能直接给学生以水平。 学生的语文水平绝
绝大部分要靠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练出来。语文老师最大的作用是引导,
是影响。比如,我在课堂上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给他们读有趣的书,和他们交流
读书的感受, 向他们展示我自己的日记, 这就是一种引导, 一种影响。 作为老师,
如果我能和您一道, 引导、 影响孩子爱上阅读, 那就
阅读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