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主人公| 王舒,29岁,马来西亚林登大学驻四川办事处负责人 离异1年 女儿Smile 4岁 和女儿一起成长 在王舒现在的世界里,只有女儿和她自己。而现在女儿Smile就读于一所全托幼儿园,每周有3天时间在家。王舒说,送Smile进全托幼儿园是她有意为之:“单亲家庭的孩子,必须要更加独立。” Smile从来没有让王舒失望过,4岁的她不仅能够在幼儿园里自理生活,就连在家大扫除时,小丫头也会穿起小围裙拿着抹布,有模有样地帮助妈妈擦桌子,擦凳子。其实,在送女儿进全托幼儿园之前,王舒犹豫了很久,“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她说。经过再三权衡,王舒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我想女儿以后会理解的。” 经过全托班的“磨练”之后,Smile的成长给王舒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几个月前,王舒得了重感冒。都说人在生病时,内心是最脆弱的。彼时刚离异不久的王舒躺在病床上,承受着排山倒海席卷而来的孤独感。“女儿的贴心和懂事,成了那时我最好的慰藉。”看到卧病在床的妈妈,Smile非常着急,每隔一会儿就会跑到床前来问一句“妈妈要不要喝水”,看到妈妈在吃药,Smile立刻在一旁给妈妈加油打气:“妈妈吃药要像我一样勇敢哦!”甚至还学着幼儿园老师的样子,细心地给妈妈盖好被子。 王舒给自己的定义是“乐观、比较随性、热爱自由”,她说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被束缚的感觉,所以朝九晚五的生活根本不是她的菜。目前这份工作,就给了王舒彻底的自由――不打卡,不坐班。她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三个月一次远游,一个月一次近游,每周一个朋友聚会”。每一次出席类似场合,王舒总是刻意带上Smile,“女孩子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世面,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接触,她会从中学到很多。”在孩子面前,王舒总是一个快乐自信的妈妈,“因为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自信和阳光快乐,孩子是能受到感染的。” 以前的王舒爱闹爱笑爱玩,对于“孩子”这两个字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她没有思考过。直到历经了一整年单亲妈妈的生活后,她开始对“母亲”这个身份有了新的感悟:“我觉得我总算是明白了母亲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和它所赋予的责任,以前真的很茫然。可能是环境造就人吧,我终于感觉自己长大了。”现在王舒会培养自己的意识,有时候不把Smile当小孩子看,而是更多地作为一个平等的朋友来看待。 “我希望她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跟我说心里话,一直到她长大,我也要跟女儿一起成长。” 分开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幸福 去年元旦那天,王舒在庙里抽得一个下下签,签上有句话“忧心忡忡整一年”,“这句话真的是应验了。”在这一年里,王舒走出了婚姻,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这一年真的很难,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转弯,有恐惧、冲突、愤怒、刺痛、无奈,也伴随着醒悟、喜悦,以及成长。不过总算是平安过去了。”去年,王舒对于人生有了很多新的感悟,“以前虽然我们的小家庭是完整的,但是幸福感却不够。分开,是为了让彼此寻找更好的幸福。” 走出上一段婚姻的王舒,虽然有了喘息的空间,可是当她真正独当一面时,才体会到了辛酸,心里依然渴望能有个依靠。今年6月时,Smile突然发高烧,王舒立刻带她去医院,“我一个人抱着她,在整栋医院大楼里跑上跑下,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还要交钱、填写各种单子,最后到医生那里时告诉我说没有病历本,让我下去买。当时我对医生说:医生,我实在抱
等待爱情 带着女儿,等待爱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