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消防事业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消防安全保障水平,根据《XX省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X发改规划〔2016〕16号)、《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政发〔2011〕25号)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全市消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全面加强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三大体系”建设,火灾防控水平和灭火救援能力明显提高,火灾形势保持平稳。“十二五”时期,全市共发生各类火灾事故666起,死亡13人,伤8人,,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与“十五”时期相比,火灾死亡人数、%、%%。
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成效显著。建立市、县(市、区)两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考核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等考核,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部门信息沟通、联合执法和宣传教育机制逐步建立,检查考评得到加强,部门监管职能进一步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2.公共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建公安消防站6个,改、扩建公安消防站5个;购置、更新各类消防车53辆,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基本配备到位,常规灭火救援器材逐步实现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新增市政消火栓2453个、消防水池201处,新建天然水源取水设施25处,新建和改造各类消防车通道85处,城镇消防供水和消防车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强;火灾报警、调度、指挥、信息通讯系统进一步完善,消防三级网通信设备配备率达到100%,基本满足了全市灾情受理和火场通信的需求。
3.消防力量体系明显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公安现役消防队伍5支,现役官兵编制数增长48%,征召合同制消防员255名;新建“五有”政府专职消防队51支,新增队员618人、消防车103辆、手抬消防泵61台;新建志愿消防队269支,新增队员 2421人、消防摩托车(手抬消防泵)269套,逐步构建了以“现役消防队为主力,专职消防队为骨干,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消防力量体系。
4.火灾防控水平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全市开展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108次,,督促整改省、市、县(市、区)三级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98家,责令
“三停”单位403家,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加强重要场所、重大活动、重点季节的消防安全保卫,共检查社会单位21939家,消除火灾隐患 ,逐步形成了“政府挂牌督办、部门联合执法、行政责任监察、媒体公布曝光、火灾隐患举报奖励”的火灾隐患整治长效机制。
5.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有效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共新建消防宣传“六进”工作示范点86个,新建志愿者队伍136支,招募消防志愿者54761名;新建消防教育馆(室)9个,新购消防宣传车1辆;刊登(播出)新闻媒体消防宣传专版(专题)368个,逐步形成了“对象公众化、形式多样化、工作常态化、教育通俗化、覆盖全员化”的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模式,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
6.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增强。全市共成立综合应急救援支队1个、综合应急救援大队9个,建立应急救援四级响应机制,初步形成了“政府指挥、部门联动、全民支援、消防率先”的综合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19647次,抢救被困人员2895人,,成功完成各类“急难险重”灭火救援任务10余次,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省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7.消防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全市消防部队共投入700余万元,完成了12个项目类别的基础通信设施与网络硬件、基础数据与服务平台及各类软件操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开通了
“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配备“静中通”通信指挥车1辆,配建350MHZ常规无线转信台6座、无线图像传输系统14套。
(二)主要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市消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消防事业发展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薄弱。
1.消防安全管理社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消防安全法定职责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有待加强,基层消防监管力量较为薄弱;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落实不尽到位,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机制还不完善;社会
消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