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区划调整方案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018 年 5 月
项目背景 1..
水源保护区划现状 2...
水源保护区调整依据及原则 3..
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4...
水源保护区调整可行性分析 6..
结论 7...
1项目背景
西丽水库位于南山区西丽街道,水库总库容 ,
km2,是深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也是东部引水工程的交水水库,每天 100 多万m3的原水通过西铁隧洞从西丽水库到铁岗水库、石岩水库,供应深圳西部 的宝安、南山、光明等区域。为保障深圳西部供水安全, 1992年深圳市初次划
定了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000年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首次由省政府批 复同意,2015年经过微调后形成目前的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西丽水库北侧集雨范围内,尚存在有白芒、麻碘、大碘等原 住民村落(“水源三村”),特别是白芒社区和大碘社区,部分建成区被划入一 级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南山区为减轻西丽水库“水源三村”生活污水对水库的 影响,分别建设了西丽水库污水截排工程东北线和西北线,通过污水管网和提升 泵站将片区污水抽提到污水处理厂。同时, 也分别在白芒河、麻碘河入库河口建 设了白芒水质净化工程和麻碘水质净化工程。止匕外,在白芒河、麻碘河、大碘河 入库河口建设的“西丽水库入库河口前置库水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工程” 目前也已
经完工并投入运行。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有效减轻了 “水源三村”对西丽水库水 质的影响。
为了妥善处理上述历史遗留问题,构建西丽水库”更安全的供水格局” “更 严格的保护体系” “更协调的发展布局”,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 范》(HJ338-2018)和《广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指引》(DB44/T749-2010) 的有关要求,结合西丽水库“水源三村”现有排水格局及其规划,在不影响水库 水质的前提下,优化调整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开展可行性论证十分必 要。
为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受委托开展 了专题研究,论证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可行性。
2 水源保护区划现状
1)水库基本情况
西丽水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正常蓄水位 m ,总库容 万m3,,,属于中型水库。西丽水库建 成于 1960 年,现以供水、调蓄功能为主,兼顾区域防洪,是深圳市重要的饮用
水源水库之一。
西丽水库是东部供水工程中重要的调蓄水库,其 90%以上的原水取自惠阳
境内水口街道东江廉福地和西枝江马安街道老二山,经松子坑水库调蓄后,再
通过输水管线及供水干线工程输送至西丽水库、铁岗水库及沿途水厂。
西丽水库有三条入库支流,均位于水库北侧,包括白芒河、麻磡河和大磡
河。
2)水源保护区现状
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于 1992年,经过 1995、 2000、 2015年三次
调整,其中, 2000、 2015 年的调整方案由省政府批复同意。目前,西丽水库水
源保护区划定情况如下:
本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包括水域范围和
陆域范围,其中水
深圳西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