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青年大讨论活动心得.doc街道青年大讨论活动心得
**街道青年大讨论活动心得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自觉投身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 旋律,进一步倡导和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街道团工 委以公民道德与价值取向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于8月开始,举办了 “不是3-5, 一样谈雷锋”新浪微讨论和“学雷锋做好事,我奉献我快乐”青年主题辩论赛。 近2个月
来,社区青年分别围绕“新时期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学雷锋是否应该高调 宣传”、“学雷锋是否应该物质奖励”、“当代社会,弘扬雷锋精神更需要进行制度 建设还是精神宣传”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和激烈辩驳,在思辩的过程中共同探 讨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期间,也形成了青年自己对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的鲜明观点。
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拥有更多的涵义和表现方式
“雷锋,在他那个时代是个英雄,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种精神,而对整个时 代来说他是一座人类精神上的丰碑。”网友在微讨论活动中如是说。雷锋精神, 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时代同行,雷锋精神也被不断注入新的 内涵,增添新的活力,赋予新的使命。即便时光流逝,雷锋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 感召力。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已不仅仅局限于助人为乐的服务精神,而是体现在我 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岗敬业、关爱他人、锐意进取、勤俭奋斗、 钉子精神等都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真实体现,志愿者、义工等都是雷锋精神的延 续。
以物质奖励为手段,将学雷锋植入人心
无可厚非,学雷锋从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为人民服务,而非为人民币服务。 如果单纯将学雷锋作为一种道德标准来考量,物质奖励的确有违背其内在驱动力 之嫌。况且物质奖励的标准很难界定,多少奖励足矣?我们不得不说,身边诸如 郭明义这样的平民雷锋,绝不是出于物质奖励才会伸以援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真心行为。若将学雷锋与物质奖励相挂钩,我们不得不在施助者的动机上打上个 大大的问号。然而,从另一角度出发,作为一个处于和谐社会建设之中的国家, 不是每一个个体都能有如此崇高的价值观认识,物质奖励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手 段,亦或是一个推手,鼓励和号召更多人投身学雷锋的行列,并将其慢慢植入人 心,通过一个理念的灌输升华为一种习惯的养成。
当代社会,弘扬雷锋精神需要制度建设和精神宣传双管齐下
制度作为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具有强制性、规范 性等特征。伴随着社会进步,制度建设已从宏观覆盖到微观的方方面面。就学雷 锋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雷锋精神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用各项制度分别加以体 现,以制度鼓励、促动和加以引导,让人们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常态 化地形成学雷锋的习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此前彭宇案、小悦 悦事件、该不该扶老人等道德滑坡事例的接连发生,让人们对学雷锋做好事抱着 一丝担忧,更让我们意识到好的社会风气还需要有法律、法规或者制度层面的依 托和保障,让做好事者不会有后顾之忧,也就是所谓的“必须用制度托起助人的 美德”。同时,制度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们学雷锋的途径,工作机制的 建立和完善能让人们在学雷锋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方向性和指导性。
若站在精神宣传的角度而言,发挥主观能动性靠的是内在意识,精神宣传的 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自觉认同,也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 真正弘扬雷锋精神。
街道青年大讨论活动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