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矩有纪律”专题学习会发言稿:侍奉也要讲规矩,教会理当有纪律长期以来, 为了促进教会的增长, 也或许是因为对爱之教义的误解, 我们的教会只讲慈爱, 不讲公义; 只讲救恩, 不讲审判;只讲人情,不讲规矩。唯人数是瞻,唯信徒是中心。唯恐因为一讲纪律就会让人跌倒,一讲惩戒就会带来纷争。但实际上, 正是因为教会缺少纪律才让人无章可循; 不讲规矩才造成诸多纷扰; 没有惩戒才使得教会不能圣洁。教会要不要有纪律?教会该有怎样的纪律?本文就尝试根据圣经的教会做一点探讨。一、教会要不要有纪律谈到纪律,常常让人想到律法主义和刻板教条。实际上,教会纪律恰恰是制约律法主义、权力泛滥和保障个体潜能和权益得到最大化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基督教相信, 人性是败坏的,因此,权力需要被装在笼子里。人是群居的,因此, 人需要在群体的行为规范中保障他人的权益, 也保障自身的利益。保障公权力的执行力和限制公权力, 同时保障个体人不会在人性中堕落。教会是世界的灯——典范,更应该在管理上成为世界的典范。内修品格灵性, 外修行为气质, 以成为上帝的见证。加尔文认为教会之成为教会有三个标志: 圣道之传讲, 圣礼之施行, 惩戒之执行。作为教会标志之一的惩戒意味着需要以合乎信仰原理的方式方法保障公义得以实施, 福音得以弘扬, 罪恶得到惩罚。这就需要一套合乎圣经, 符合人性的教会纪律来执行教会纪律。我们看到, 在旧约时代, 上帝藉着摩西颁布了诸多条例律法, 包括个人行为, 社会公德, 信仰礼仪, 公民责任, 奖惩制度等等。上帝自己就为我们设立了纪律的典范。在新约, 耶稣自己就以遵行律法, 施行割礼和洗礼为我们做出了尽诸般的义礼( 规矩纪律) 的榜样。同样, 初期教会当信徒渐渐多起来,他们就拣选执事协助牧者的牧会,成为牧者的助手,定下了一个基本的牧者按立执事, 执事管理行政以协助牧养的规律。接下来当教会面对律法主义危机时, 使徒教会便召开了耶路撒冷会议制订了教会的规矩, 让众教会遵守, 而遵守公会议制订的规矩就成为认定其是否属于使徒教会的标准。后来, 保罗在各地设立长老治理教会, 差派使徒代表监督教会的成长, 为教会设立规矩。大公教会更是制订了系列信经, 各地方教会也制订了自身的教会制度。这些信经就成为辨别教会是否属于大公教会的标准。可见, 教会的纪律本身就是教会信仰的一部分。信仰不仅是个体心灵事件,也是公共行为。二、教会纪律的目的制订教会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纪律的本身。纪律是为人设立的, 人不是为了纪律设立的。正如耶稣所言: 人不是为律法设立的, 律法是为了人设立的。笔者以为, 教会制订纪律一般而言有以下目的: 保障真理传讲,抵御异端邪说; 惩戒教会罪恶,维护教会圣洁; 建立侍奉团队,促进教会发展。 1 、保证真理传讲,抵御异端邪说良好的规章制度和教会牧养管理系统, 可以保障教会功能正常发挥, 让牧者可以牧会, 让信徒可以得到牧养, 让异端邪说可以得到抵制。实际上, 抵制异端邪说不能完全依靠讲台, 还需要一套良好的管理系统, 良好的牧养体系和管理系统一方面放信徒得到有效的牧会, 发挥他们的恩慈侍奉, 一方面可以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保护系统, 使异端邪说在教会没有可乘之机。牧养系统如果信徒的灵粮供应, 而管理系统如同羊的圈,可以抵御饿狼的入侵,给信徒家的温馨和安全感。没有纪律的教会如同散放的羊群, 是没有保障
“讲规矩 有纪律”专题学习会发言稿:侍奉也要讲规矩,教会理当有纪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