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
课 题
1、古诗二首
课型
阅读教学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 力
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2、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3、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过程与方 法
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材分析
重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
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学法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具
课件、字词卡片
一、探学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小组探究
1、自主学习:
(1)、组员齐读古诗,读准字音。
(2)、想想古诗的意思
2、小组讨论
古诗表达的是什么意境?
二、导学
学习《咏柳》
1、教师范读古诗《咏柳》。
2、解题。咏,用诗词的形式描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同学们观察过春天的柳树吗?师出示图片,生观察。
3、介绍作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他少年时期就以文辞尤佳而出名,晚年与李白交友,善酒后作诗文。
学习理解重点词语。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嫩绿的柳树枝叶。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 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细叶:柳树新萌发出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似:好像。
三、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1、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2、全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实景呢?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一读,再回答)。
前两行是作者看到的。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之多,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3、诗的后两行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抽人读完后回答)
写的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使我们感受到柳树的美和它生命力强的样
课 时 计 划[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