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是对一种人生方式的认同。这种生活方式草长莺飞,繁花似锦。” 于我而言,阅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人生的导师,它不仅帮助我发现前方,更引领我走向前方。
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是一名新教师,学的高等教育专业,从高中时代起我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长大了要当一名大学老师,毕业时我也把工作的范围锁定在高校,奈何本专业的需求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理想的工作已然不可能?怎么办?难道一直不工作?因此,我报考了龙泉的小学语文教师公招,我竟然进了笔试,并且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小学语文教师。
山重水复疑无路
“假如你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也许是受了马丁·路德·金的影响,也或许是生来的倔强和要强,让我在语文教师的岗位上总想尽可能地做到最好。课前两分钟,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阅读……
好的愿望并不必然导致好的结果。就拿课前两分钟来说,课代表总是很尽心尽力地组织大家,好的时候能用一分钟时间让大家安静下来,剩下的一分钟让他们读读需要背诵的古诗。诗还没读完就已经上课了;遭的时候课前的两分钟时间都没法让大家安静下来,还把自己整得一肚子的气。为此,我也尝试了一些方法: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利用老师的权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惩罚那些打铃后依然在大吵大闹的孩子……虽然不占用上课时间,但课前两分钟的利用效果总是不佳,小小的两分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更别说作业完成情况,阅读情况……对于教学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我简直是一筹莫展。
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了《儿童心理学》,我知道孩子们喜欢听故事,他们对有趣的故事天生没有抵抗力,于是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课前两分钟。我在课前两分钟给孩子们送故事,送各种各样短小、有趣的故事。开始时,他们兴趣盎然。久而久之,则兴趣
索然。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原来呀,儿童在学龄阶段人格成长的主要矛盾是勤奋对自卑的矛盾: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课前两分钟的小故事,他们之所以没有兴趣,是因为没有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主动性。于是我将班上的孩子按照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进行排序,孩子们按照顺序回家进行准备。同时在班上成立“故事委员会”,选择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作为委员会的成员,轮到“送故事”的孩子找故事委员会申请。故事委员会的委员负责给“送故事”的孩子把关,保证“送故事”的孩子能够做到:语言清晰、声音洪亮等要求。从此,课前两分钟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充分利用,这也成了他们最喜爱的环节之一。
我们班的孩子最害怕写作文,简直可以说到了谈作文色变的地步,对着这样的状态我也是束手无策,直到碰到管老师的《跟着管建刚教作文》。仔细阅读完书后,我知道了发表是学生写作的最大动力,借着这种动力孩子们是能够写作文的。学着管老师的方法,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认真地研读孩子们的作品,并根据孩子们实际情况选出体现“文眼美”“幽默美”“流畅美”“细节美”等内容的作品打在PPT上,在班上集中展示。选择的时候涉及的面尽量地广,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总能找出可圈可点的地方,也要把他们的选上。当那些作品被选中的孩子的作品

《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慢慢老师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