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军城早秋》赏析答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军城早秋》赏析答案.doc《军城早秋》赏析答案
《军城早秋》赏析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 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 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 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 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 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 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 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 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 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 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 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 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 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 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from本文来自
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 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 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 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 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 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 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 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 能写得出的。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 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军城早秋》赏析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4 KB
  • 时间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