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酸治疗青春痘有何特点? 涵草堂专家讲座壬二酸又名杜鹃花酸, 是天然存在的含有 9 个碳原子的直链、饱和二羧酸。临床上壬二酸主要外用治疗黄褐斑等色素性皮肤病、青春痘、酒渣鼻和脂溢性皮炎等。其治疗青春痘的机制主要是:①抗菌作用。壬二酸的抗菌作用与过氧化苯甲酰类似, 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 且几乎不发生耐药。研究表明,~90% 壬二酸外用与四环素每日 1克口服疗效相当, 外用 20% 壬二酸 3 个月后, 毛囊导管内几乎不再有痤疮丙酸杆菌。其低浓度有抑菌作用, 高浓度有杀菌作用,低 pH 值时更为有效。体外实验证明, 一次外用⒛% 壬二酸霜后皮肤内能达到足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药物浓度。②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作用。壬二酸能抑制角朊细胞 DNA 的合成。在体外角朊细胞培养模型中, 壬二酸具有与时间和剂量相关的抗细胞增生作用, 扫描电镜观察壬二酸外用后能减少毛囊角化过度、减少粉剌数量 6③抗炎作用。壬二酸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反应性氧基的产生, 故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壬二酸应该是治疗青春痘较有发展前途的外用药。国外有人对 100 例青春痘患者进行了长期治疗观察, 结果证明: 对粉刺型青春痘用 zO% 壬二酸治疗 4 个月, 损害减少 32%, 随后继续数月治疗, 但无进步; 对丘疹脓疱型青春痘治疗 4 周后, 炎症损害即减少 35%, 临床疗效明显,第 3~6 个月临床改善 54%~72%; 对 5 例结节型与 5 例聚合型青春痘治疗 2 个月后,1 例结节型、 2 例聚合型皮损完全消退, 其余皮损虽未完全消退, 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另有研究对 289 例粉刺型青春痘患者外用⒛% 壬二酸与 % 维 A 酸进行了比较, 结果用药 6 个月后, 两药疗效相等。但壬二酸比维 A 酸耐受性好,维 A 酸引起的副反应较多。对⒛% 壬二酸与 5% 过氧化苯甲酰的疗效进行比
壬二酸治疗青春痘有何特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