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底学校教育信息化之路
崤底学校是一所偏僻的普通农村学校,但是现在该校却可以自豪的说:我们与世界同步!原因是该校的特色教育——自2001年至今的教育信息化。
2001年该校购入一台电脑,同年6月接入互联网,由专人负责,经常搜集、整理一些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资料,打印出来发给教师,使教师慢慢经历了一次富脑过程,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网络的神奇和巨大魅力。同时也看到和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有人戏言:这样下去就象龟兔赛跑,人家是兔子,还不睡觉,我们再这样只有越拉越远。有教师感叹:再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信息时代教育学生,无异于赶着牛车上高速公路。
2002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我们的努力下,投资13万元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从网络尤其是枫叶教育网上不断获取信息,开始了大范围的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至今。
下面是我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做法:
1、 计算机教师的培养(自主培养)
我们本着培训先行的原则,购置电脑前,就有意识的让一名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培训,购置专业书籍(如电脑报、电脑爱好者等)、学习光盘软件等,促其学习。购置电脑后他便很快胜任工作。然后,再由该位老师发展两名计算机教师,一起学习,为日后培训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打下基础。
2、 全体教师的培训
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所买的设备每天折旧费用惊人,也就是说如果不用则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我校提出:宁可让设备用坏,决不能让设备搁坏。利用晚上时间,从2002年8月起,由三位计算机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内容为电脑初步知识、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网络、WORD、 POWERPOINT、Internet Explorer等常用软件的使用,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合理、高效的使用等等,使中青年教师人人都能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让教师亲身感受信息时代的脉搏,争做信息时代的主人。本期有二十余位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用自己制作的课件上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堂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丰富的视听世界,上课效果极佳。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了全校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学生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校领导审时度势,根据时代发展明确提出:“让农村的孩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2002年5月份,我校中学部比国家规定提前3个月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部比国家规定提前2年开课。2002年5月——8月由于没有教材,采用的是我校计算机教师自编的教材。2002年9月起按省编教材统一上课。目前中学部按国家规定正常开课,小学部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全部开课。我们遵照邓小平的:“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进行了小学低年级计算机教学的尝试,即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接触电脑。开始还担心学生年龄小,学不会,但是实际情况喜人,看着小小儿童在操作电脑,不禁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许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时机已经降临!根据发展特色教育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大、热情高,我们适时成立了学生电脑特长班(中学生班、小学生班)。2002年11月份以此班底为基础参加了灵宝市首届中学生信息技术竞赛,并有不俗表现。目前中学部学生对于WORD、记事本、 Internet Explorer、超级解霸等软件已基本掌握。小学部3——6年学生已经掌握了文字
崤底学校教育信息化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