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
防护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 刺伤;职业防护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工作中直接 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体液等,而手 术室又是锐器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科室 之一,手术室护士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 随着各种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趋势的大幅 度上升,锐器刺伤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 减少锐器刺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1手术室锐器伤的原因
防护意识不强对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 时不戴手套,认为戴手套操作不方便,没有 必要,受伤后未引起重视,或未采取足够的 防护措施。
接触锐器的机会多配合手术时传递手 术器械,进行各种穿刺操作等工作中直接接 触锐器的机会多,受伤的概率相应也高。
不安全的操作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 如:操作不熟练、忙乱,传递裸露的针头、 针芯,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方法不正确,徒手 掰安甑等。
病人不合作进行侵入性操作时病人不 合作、躁动等,利器误伤自己或他人。
不及时正确处理锐器部分工作人员在 忙乱中对锐器处理不当,注射器、针头、穿 刺过的针芯等锐器用后随手与其它物品混 放,未及时处理,护士整理治疗台时粗心大 意而受伤。
2防护措施
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意识,防止职 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有 效且较容易实施的预防措施:1]。加强对病 人的管理和筛查,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对病 人进行HBV HCV HIV等血液性致病因子的 检测,了解病人的感染状态,在服务操作过 程提高警惕,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进行各 种侵入性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 手套。手部有创口的护士不宜参加特殊感染 病人的手术配合。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侵入 性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Barbara等[2]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 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 的血量比未戴手套的可减少
50恕上。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的场所, 工作中
接触利器机会较多。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 力大,手术室护士的锐器刺伤的发生率也相 对高。据任小英等:3]调查发现:工作超 负荷与锐器伤发生相关。因此手术室护士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紧张劳累后要充分休 息,保持精力充沛和注意力集中。护士长合 理安排人力,尽力安排充足的人员,减轻劳 动强度,减少忙乱。
安全操作、安全注射
正确使用各种锐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各种穿刺利器的操作方法,进行穿 刺时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穿刺针刺伤自己或 他人。操作过程不可直接将针头或针芯递向 他人,不可用双手回套针帽。
配合手术传递锐器时注意正确的传递 方法,如:传递手术刀时,刀腹应朝下,传 递或收回缝针时不可直接用手抓持锐利部 分。杨晓华等:4]认为:传递锐器时应避 免手与手的传递,可采用间接传递法,将锐 器放置于弯盘内,通过这一中介物进行锐器 的传递,该方法可减少传递过程锐器刺伤的 概率。
正确使用手掰安甑的方法。王伟等[5]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掰安甑的方法, 可减
少护理过程因徒手掰安甑而造成的锐器刺 伤的概率。
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安全性能良好的利 器、注射器。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遇到病人不合作或 躁动时须有助手协助固定病人, 防止在操作 过程利器的刺伤。
及时正确处理锐器在每个手术间设有 小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秋江孤影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