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与自律教案.doc第八课心中的规则
他律与自律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 秩序。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他律与自律,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习 惯,培养自律能力。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初步了解自律与 自由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他律和自律的含义及其关系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教学难点: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呈现两组同学们自律与他律的文字资料。
教师:比较一下两组材料一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上述资料中,A组反映了同学们能自觉遵守考场规则、交通 规则和课堂纪律;B组反应的同学却不能自觉遵守考场规则、交通规则和 课堂纪律。遵守规则是同学们一种起码的道德和品德,遵守规则,由外 在要求逐步变成人们内在的需要,成为人们心中自觉的准则。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来探讨的话题——他律与自律。
(引入本课课题:第八课 心中的规则 一、他律与自律)
二、探究学习
活动一:他律与自律大搜索
教师: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序的交通秩序, 美好的校园等,都需要他律和自律。什么是他律?什么是自律呢?
1、用多媒体呈现一组反映同学缺乏自律的图片:不文明习惯、骑 自行车闯红灯等,说明他律的含义和要求。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 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在这里,规则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 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违反了规则就会 受到相应的惩处。
学生回答(略)
2、用多媒体呈现一组反映人们自觉遵守各项规则的图片:遵守交 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遵守考场规则等,说明自律的含义和要求。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 束自己,这就是自律。自律表现为“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 和“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从被动地、被迫地遵守规则和法律开始,逐步发展为主动地、自觉 地遵守规则和法律,表明我们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活动二:检查反思
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分析哪些属于他律行为,哪些属于自律行为。
用多媒体呈现检查反思表格。
学生回答(略)
教师:通过自我回顾、检查,同学们都有他律行为和自律行为。
教师提问:我们的生活需要他律和自律,那么,他律和自律哪个更 重要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他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以引导和促进人们的观念进步, 但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则无能为力。没有他
他律与自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