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1、效应指标概念模糊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2、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处理
3、单因素分析代替多因素分析
4、复发率、生存率的统计方法错误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效果与临床疗效的评价
各种微创外科新技术、新设备、新术式,效果或疗效的高低必需通过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优劣
强调通过“比较研究”来衡定是否可取
作为一种新方法要替代传统的方法,要成为治疗的“金标准”必须以效果或疗效为前提
关键:效果或疗效必须达到与传统方法相似、等同或更佳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效果与临床疗效的评价
评定近期疗效:技术上是否可行,手术是否安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等;若是恶性肿瘤,切除标本的长度、切缘肿瘤细胞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
评定远期疗效:良性疾病,原有症状的复发率,胆道损伤修复术后胆道狭窄,胆管炎,胆石复发率;若是恶性肿瘤,肿瘤局部复发率, 1、3、5年生存率
卫生经济学分析 效果/花费 性价比
生活质量指数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微创外科临床比较研究
1、同期非随机对照(病例对照研究)
2、历史性对照(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
3、同期随机对照 即“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比较研究前提:组间可比性
可比性:除了研究项目(如术式)外,其他一般资料两组应是相似的,即达到 齐同均衡
两组疗效的差异才能归因于不同的术式
齐同均衡:必须对两组进行基线测量
如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肝肾功能等
肿瘤大小、数目、分布、分期,病理类型…
凡是可能影响比较结果的各种因素必须经统计学检验证实差异无显著性,才能表明两组有可比性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对比研究中常见错误
1、组间无可比性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肝内胆管结石几种术式死亡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哪一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死亡率较低?
病历来源:1964~2004年 96例肝内胆管结石
术式:总胆管切开探查;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肝叶切除; 胆肠 Roux-en-Y吻合
错误::病死率≠死亡率;
,无可比性;
-年龄,合并病,病程,病情,肝功能,结石数目大小,梗阻,胆管狭窄,重症胆管炎…… 多因素分析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结直肠良、恶性息肉微创治疗 的临床研究(1)
目的:比较结直肠息肉内镜、腹腔镜、及内镜腹
腔镜结合等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
方法:
1、结肠镜下圈套器电凝摘除-带蒂
2、结肠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3、结肠镜腹腔镜联合治疗-部位特殊、内镜操作困难,息肉基底宽,穿孔可能
4、内镜辅助腹腔镜局部楔形切除术
5、内镜定位,腹腔镜肠段切除术或结直肠癌根治术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结直肠良、恶性息肉微创治疗 的临床研究(2)
比较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术后恢复流质、半流质天数
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
并发症、手术疗效
错误:“息肉”部位、基底宽窄、浸润程度、病理类型、手术类型不同
无可比性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中胆总管T管引流与一期缝合的对比分析
比较手术时间、胆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旨在探讨两组效果
两组不具可比性,两组各自有病例选择标准
T管引流适于结石较多,或合并肝内胆管结石,不除外残余结石,胆管炎症较重患者
一期缝合者只限于胆石较少,术中经胆道镜、术中胆道造影除外残余结石,胆道无明显炎症,胆道括约肌无狭窄者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的表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