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个全覆盖”工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实施方案.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随着全旗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为了维护好、利用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成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打造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的新农村新牧区,现制定全乡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管护机制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党员先进标准的时代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立足青年机关的特殊性、讲求先进性教育成果的实效性,用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深入研究,大胆探索,认真总结,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和满足新时期系统党员教育管理需求,保证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特别要把“五讲五树、一创一争”活动内化为加强系统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作用的工作制度,从而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用制度建设解决系统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用制度建设推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使系统党组织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勇当先锋,创业成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主体、村民自治。村民是村庄的主人,也是
“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工作的主体。“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广泛听取和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要通过村民自治,最大限度地调动村民组织和广大农民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二)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制宜、分类管理、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根据不同的村风民俗、村庄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产业特点等,重点将已经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示范村和达标村作为工程管理的试点村,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推开。
  三、目标任务 
 “十个全覆盖”工程管理总的目标任务是:基础设施经常维护、运行良好;公共服务管理到位、保障有效;村庄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管理民主、村风和谐文明。 
(一)基础设施管理 
1.房屋庭院。凡进行新建或改造房屋、圈舍、院墙等项目,要严格执行村庄规划,并经村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严禁在公共用地或院内私搭乱建,防止盖新房不拆旧房;住户院内功能区合理布局,人畜经常活动的场所分离;户道硬化、庭院绿化,院落整齐,室内整洁,房前屋后干净利落。 
  2.街道巷道。采取出入口设置标识牌等措施,禁止超重、超载车辆损坏村庄内道路;禁止主要道路两侧堆放杂物、垃圾、拴养牲畜;道路无坑槽、无断枝,无占道;路面、路肩和路牙定期维护,及时维修;定时清扫路面,及时清除路面积水、积雪,保障雨雪无堵。
 
   3.人畜饮水。合理确定水费、分类定价;保障专人管护、维修及时,长期有效供水;定期检测水质;定期检查维护水井、水泵、供水管道等设施;保护水源地、蓄水池安全卫生。 
   4.用电。以电表为产权分界点,电表以外由供电部门管理,电表以内由用户管理;变压器、电杆、电线、电表盒架设规范、安全、整齐并定期检查维修;用户规范、安全接线、用电,禁止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 
   5.广播电视通讯。保护村庄范围内发射台、转播台、发射机、通讯线路、播放器、扩音机等广电通讯设施设备不遭破坏;定时维护设施

“十个全覆盖”工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6-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