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概论第一部分:翻译概论学习翻译, 必须首先了解一些有关翻译的基本理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才能进而学习翻译技巧并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应该如何给翻译下个定义呢?国内有关翻译的论著大多把翻译定义为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准确再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也就是把一种语言产物在所包含的内容信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 奈达给翻译下定义是: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 in terms of style. 这句话译成汉语就是“翻译就是译入语复制出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 首先就意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实用翻译教程》的作者范仲英先生给翻译下的定义是: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 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范先生还解释说: “这里所谓的‘感受’是指信息接受人看了或听了信息后在自己头脑中的反应, 包括对信息概念的认识,理解,以及通过信息的思想感情所受到的感染,影响等。”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项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活动。它既是语言活动, 又是思维活动, 是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它涉及到不同语言, 不同文化, 不同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翻译是一种由此语到彼语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又必须置于交流之中, 本身有其理论, 方法和技巧。翻译是以完全不同于原文形式的译文传达原文信息, 所必须尽可能准确无误。翻译是再创造, 是在创造等值, 但又只可能是相对的等值。翻译的等值是意义等值, 是信息等值或语境等值, 而不是字词等值, 词义等值。因此, 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解释,是对原文的巧妙分析。绝对准确,完整的翻译是不存在的。翻译自身产生成果, 这个成果就是译文, 译文读者能否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概括地说, 翻译是一门正处于探索中的科学。说它是科学, 因为它有着自己的内在科学规律。它具有描写性, 可以像描写语言一样对其程序和方法进行客观的, 科学的描写, 使之公式化。翻译更是一门艺术, 以为它有创造性。它再现原作的内容过程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 译者要在甘受原作的局限, 忠于原作意图的条件下, 运用译语语言上的美学知识来重新塑造原文中已塑造出的形象。翻译还可认作一门技能, 因为就其具体操作过程而言总是离不开方法和技巧的。但是总的看来,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因为它集语言学, 文学, 社会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人类学, 信息理论等学科之特点于一身,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抽象的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在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材料中这些方法正在逐渐模式化。可以肯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翻译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必将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变得更加完善。二. 对译者的要求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决不是学了几年外语,懂得了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 再有几本得心应手的工具书就可以动手干的事。翻译决不是这么简单的事。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 词汇及表达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加上历史, 地理, 文化习俗, 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原作者与译者在思想观念, 理解水平, 文化层次, 品格, 情感, 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翻译的质量。翻译工作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要作好翻译工作,译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较高的英语水平搞翻译, 没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 译者必须具备全面的英语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英语词汇及习惯表达法等。也就是说, 译者在英语上必须果敢, 否则就会影响对原作的理解。如果词汇量不足, 在翻译时, 会因为查词典而一再中断正常的思路, 降低翻译速度,也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如果不精通语法,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在翻译中, 译者的理解就会在语法层面上错误百出;而在汉译英时,则更是无法组织像样的英语译文, 更谈不上地道的英语译文。因此, 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 这是从事翻译工作所必备的首要条件。 2) 扎实的汉语功底汉语功底对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决不可低估。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常常为了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苦思冥想, 有时
英语翻译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