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是中药通过净选、切制、炮炙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中药调配和制剂的需要,保证中医用药安全和有效。
第1页/共27页
饮片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制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制等处理。
饮片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第2页/共27页
一、净制
净制:即净选加工。中药材在切制、炮制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经净制后的中药材称“净药材”。
第3页/共27页
净制常用的处理方法
1、挑选:除去药材非药用部分、杂质和变质失效部分;将药材按大小、粗细进行分档。
2、筛选:选用网眼大小适宜的筛,以除去药材中的泥沙、杂物和药材中的灰屑;将药材按大小进行分档。
3、风选:利用药材和杂质的轻重不同,以风力簸扬使药材和杂质分离。
4、刷净:利用刷子刷去药材表面的绒毛或杂质,如枇杷叶去毛等
第4页/共27页
5、清洗:用流动的饮用水洗去药材附着的泥沙杂质。洗时,尽量减少药材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以免损失药效,要做到药净水除。
6、抢水洗:将药材投入饮用水中,快速洗涤并及时取出。大部分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或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都应抢水洗。
7、淘洗:利用饮用水荡洗去药材附着的泥土或杂质,洗时要做到药净水除。
8、还有剪切、火燎、压碾、水飞等净制方法。
第5页/共27页
二、切制
切制:切制时,一般需对药材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蒸、煮等。软化处理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分别浸润规定的时间,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切制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第6页/共27页
软化方法
1、浸润:将药材置于清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放去水或捞出,堆放,用麻袋或纤维袋遮盖,定时喷洒适量清水,保持湿润状态,至水分渗透药材组织,断面无干心,内外软硬适宜。
2、淋润: 将药材直立堆放,用清水自上而下浇淋至茎和根部润透。
第7页/共27页
切制的规格
切制品主要有片、段、块、丝等,其规格通常为:
片:,薄皮1~2mm,厚片2 ~4mm。常见的片形有圆片,瓜子片,斜片,柳叶片,压片。
段:短段5 ~10mm,长段10 ~15mm。
块:8 ~12mm的方块。
丝:细丝2 ~3mm,宽丝5 ~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捣碎或碾碎。
第8页/共27页
干燥
饮片干燥温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超过80℃ ,含挥发性物质者不超过60℃ 。饮片含水量不超过11%
凡水分过高或经过清洗、切制的药材,必须及时干燥,防止药材霉变。
第9页/共27页
三、炮炙
炮炙是指将待炮炙品进行加热或与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处理方法。
按照加热的温度和辅料不同,炮炙常用的方法有:清炒、辅料炒、炙法、蒸、煮、炖、燀等。
第10页/共27页
中药炮制知识培训炮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