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
3.通过图表来呈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学习过程
一、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是按 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它与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原子序数= = =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2
3~10
→
11~18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原子序数(除稀有气体外)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nm→ nm →
11~17
nm→ nm →
一般而言,微粒半径比较的规律:
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3)原子序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3~9
+1→ ;-4→
11~17
+1→ ;-4→
最高正价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根据原子结构。一般而言: 电子层数相同时, 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越强;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金属性越强。
(2)根据实验。 ·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例:Na、Mg、Al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Na、Mg、Al与H2O反应的难易顺序为 ,Na、Mg、Al与盐酸反应的难易顺序为 ,Na、Mg、A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
说明Na、Mg、Al的金属性逐渐 。
2)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1)根据原子结构。一般而言:
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下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
(2)根据实验。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112元素周期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