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年司法考试讲义刑法:不成立共犯的情形.doc.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2016 年司法考试讲义刑法: 不成立共犯的情形。 2016 年司法考试复习正在进行中,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基础讲义,作为考生复习的参考资料。 1. 共同过失犯罪。按各自的行为分别定罪处罚。如,甲、乙二人在山上,共同往山下推石头,应当认识到山下有人,两人没有认识到,推下去把人砸死了。分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2. 故意和过失之间不成立共犯如,看守所的警察甲擅离职守,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逃走。甲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乙构成脱逃罪;甲、乙不成立共犯。看守所的警察甲打开大门,让犯罪嫌疑人乙逃走。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乙构成脱逃罪;甲、乙不成立共犯。因为法律已经把两人的行为单独认定为不同犯罪。但如果是普通人丙打开大门让乙逃走的,成立脱逃罪的共犯。 3. 一方故意利用对方的过失行为实施犯罪,不成立共犯,可能成立间接正犯。如,甲、乙二人去打猎,发现灌木丛中有动静。乙以为是野猪,甲发现是仇人丙。甲对乙说: “是野猪,快开枪”。乙开枪把丙打死。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甲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正犯) 4. 同时犯:二人以上没有共谋,同时针对同一对象实施相同的侵害行为。如果题目中表述“甲乙两人同时向丙开枪”——同时犯→如果导致结果发生,只证明是一个人导致的,但查不清是谁导致的,两人对结果都不负责任。“甲乙两人共同向丙开枪”——共犯→如果导致结果发生, 只证明是一个人导致的,两人对结果都要负责任。同时犯可以转成共犯。如,甲、乙都在超市盗窃,各盗各的——不成立共犯, 后来甲搬东西的时候,太多了,乙帮他抬出去——针对这一部分财产,两人成立共犯。 5. 先后故意实施性质相同的行为,没有共谋的,不成立共犯。如,甲抢劫乙,把乙捆在树上,将乙的钱包拿走。过了一会儿,丙经过,见乙被捆在树上,把乙穿的名贵皮鞋拿走。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盗窃罪。/ 6. 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成立共犯。如,甲、乙共谋盗窃,甲在里屋盗窃,乙在外屋盗窃。甲在里屋盗窃的时候发现丙女, 要强奸, 乙看到没吭声, 乙不

2016年司法考试讲义刑法:不成立共犯的情形.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