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赏析
摘 要:《浮云》是日本作家二叶亭四迷的小说作品,作者通过明治初期的一个小人物文三丢了工作、失去恋人,小小的愿望被无情地粉碎后,成为了社会上多余的人的遭遇,反映了明治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苦恼,揭露了明治时代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批判了当时社会中单纯模仿西方社会的种种浅薄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现象。小说的写作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运用了追求内容与表现一致的言文一致体,以及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是近代文学作品中第一部反应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
关键词:二叶亭四迷;《浮云》;文学;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91-02
一、作者简介
二叶亭四迷,小说家、翻译家,原名长谷川辰之助。在明治维新“开化革新”的社会变革中成长起来,从小接受汉学教育,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为人正直,把“俯仰无愧于天地”当做自己的座右铭。1881年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俄文科学习俄语。学习期间,二叶亭四迷大量阅读了19世纪俄国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接触到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对他的人生观与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886年,二叶亭四迷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评论《小说总论》,针对当时日本文坛占主导地位的娱乐文学与单纯描写现实的创作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张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小说应该是直接表现和宣传真理的手段,在创作方法上应通过现象描写现实中的本质,在日本首先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1887年,发表处女作《浮云》,以此实践自己的文学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奠定了二叶亭四迷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此后,他认为文学不是大丈夫的终身事业而停止了文学创作,直到1906年才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面影》。1907年发表了最后一部小说《平凡》。他一生追求的现实主义手法与“言文一致”的文体给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先驱者。
二、小说概要
出生在静冈县的内海文三从小聪明好学,15岁时由于父亲离世,被迫寄宿在叔父孙兵卫家,婶母阿政是个非常精明的势力小人,家中的大事小情都由她一人操持,虽然文三非常尊重婶母,但还是经常受到婶母的厌恶。文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可以寄宿的大学,文三的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赞扬。期满学成后,文三又回到了叔父家,在找工作的半年里一直忍受着婶母的排斥。不久,文三在机关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开始走上正轨。文三稳定的工作使势利的婶母阿政开始转变对他的态度。同时,文三爱上了叔父和婶母的女儿阿势。天生丽质的阿势是阿政的掌上明珠,虽然接受了明治时期新时代的教育,看上去聪明伶俐、学艺兼优,实际上是一个很浅薄的女孩。文三在一个美丽的月夜和阿势独处时,深深地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并爱上了她,但文三一直不敢表白自己的心情。两年后,阿政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老实稳重的文三,但就在这时,机关实行行政改革,平时不善于巴结上司的文三被免了职。这使阿政大失所望,转将女儿的终身寄托在文三的同事本田身上。本田是一个老于世故、蝇营狗苟的卑鄙小人,在改革中,它不但没有被免职,反而升了官,当上了科长。阿政对文三的态度又回到了从前,开始时阿政还为文三辩护几句,但不久阿势就与本田走到了一起。本田与阿政母女的交往日渐频繁,他还
《浮云》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