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习题01.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习题01.doc历史•选修1(人教版)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措施是()

迁都洛阳


答案:D
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实行这一 举措,主要是为了()
扭转为政之风以缓和社会矛盾
推进生产方式变革以促进汉化
改革赋税制度以增加政府收入
打击豪强地主以扩大政权基础
解析:“以为官司之禄”,意思是作为官吏的俸禄。孝文帝颁行俸禄制,实际上是为了 整顿吏治,以缓和社会矛盾,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答案:A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汉姓

长孙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改鲜卑人为汉人
消灭了鲜卑陋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即考查孝文帝改革中改汉姓的历史作用。该项措施 的主要意义在于加速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答案:A
(2013 •安庆一模)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依洛中区,均天
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 目的是( )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解析:“依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 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 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对实行两年轮耕的) 所受之田率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方的地方长 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 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答案: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 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均田制能抑制“富强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 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答案: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 往荒地多的地方。
简要评述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答案: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促使北方 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阅读下列图文材

3-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习题0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