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市建筑企业发展瓶颈刍议.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市建筑企业发展瓶颈刍议.doc影响我市建筑企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江苏淮阴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金华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为富民兴淮发挥了 重要的带动作用。2008年,淮安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规模 持续扩张,市场开拓富有成效,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科技建设成果丰硕,对国民 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5亿元、增加值99亿元、 利税18. 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 6%、28%、32. 8%,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 %,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三年翻一番。目前我市拥有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8 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06家、超10亿元企业9家,基本上形成了总包能力强、 专业技术精、主业突出的企业结构体系,众多骨干建筑企业为淮安建筑业的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蔓延,受市 场大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条件的制约,淮安建筑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 问题,仍然面临着许多“瓶颈”,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建筑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市建设局、建工局的领导 下,细: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企业的整体实力有所提高,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有所增强。从企业自身发展看,纵向比,淮建集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 横向比,企业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和外向开拓的需要,仍然面临着许 多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实力不强,制约了市场竞争能力。资质品牌不硬,科技研发滞后, 离特级资质要求差距尚远;工程品牌不硬,省优工程不多,创“鲁班奖”工程尚 未实现零的突破;建造师资源匮乏,一、二级建造师数量不多,项目经营管理人 才不足。在招投标活动中,由于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人为地设置门槛,对企 业资质条件和获奖工程要求过高,使得企业失去竞争机会。
二是经营工作开展困难,施工任务不足。投标入围难,资格预审采取抽签入 围的办法使得偶然性较大;建设单位人为抬高入围门槛,排斥本地企业现象严重; 垫资比例高,付款条件差,工程项目不敢轻易接洽;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数
额较大,工程质保金难以及时回收,企业资金压力巨大,经营能力受到牵制。目 前企业施工任务严重不足,部分下属单位和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一部分员工等 工待岗。
三是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企业目前承接的工程多为房 地产商开发项目,政府投资的工程基本无缘,有的业主因资金紧张而无力支付工 程款,有的业主以各种理由拖延竣工结算,使工程款不能及时结清,还有的业主 通过多次审核的方式拖欠工程款,时间甚至长达数年,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
四是上交费金负担沉重,企业无法轻装上阵。建筑企业在市场招投标活动中 和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交纳的各项费金负担沉重,如投标保证金(工程总造价的5〜 10%)、履约保证金(工程总造价的10%)、意外伤害保险费(1. 2%o)、排污费(1. 4%o)、 检测试验费(1元/平米),以及招标市场服务费、合同公证费等,这些费用一年 累计起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费金的筹措,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银行贷款。以微利为特征的建筑企业,流动资金本来就 少得可怜,这些费金的交纳,几乎耗干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无法轻装上 阵。
五是企业融资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任,银行 不愿给建筑企业贷款,即使贷了,也只是在一定的授信额度内,对企业来说可能 只是杯水车薪,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六是改制遗留问题,有待消化处理。企业内退职工不断上访要求增加生活费, 家属工、遗属工要求发放生活费,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范围;改制过程 中发生的北京工程被骗问题的处理,牵扯了企业领导的巨大精力,所造成的巨大 亏损,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严峻挑战;为“老淮建”债务担保的处理问题,牵连 到改制后企业的高效运作;企业股权的分散,影响到企业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落 实;企业改制成本的缺口,有待政府部门通过行业劳保统筹一次性给予解决。
七是外向开拓成效不明显,难以实现跨越发展。企业经营工作目前主要在淮 安本地,驻外分公司业绩平平,规模不大,外部市场开拓成绩不理想,海外市场 处于萎缩状态。
八是思想解放不够,企业后备人才不足。企业管理体制还不够科学,管理方 法还显得陈旧,内部承包办法尚需改革改进,干部思想保守、观念老化,还存在 “
大锅饭”思想,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不够;企业后备人才缺乏,结构问题和 梯队问题突出,经营管理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品牌项目经理不足,一 线操作技工不足。
二、建筑企业

我市建筑企业发展瓶颈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99 KB
  • 时间2021-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