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以下内容为录音整理内容)
记者提问:近年来,我省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要想我省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保持在《两规划》限定的25/10万以下目标,尤其是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省卫生计生委将采取那些措施?
郭玉芬回答:谢谢记者提问。“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妇女健康状况,衡量该地区妇幼健康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妇幼卫生事业整体协调发展,才能保证这项指标持续改善。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加强高危产妇管理,加强产儿科建设,提高产儿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产前筛查诊断,建立及时有效的转诊急救绿色通道,消除转诊急救延误。
二是加强重点帮扶。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开展对口支援,通过设备援助、培训人员、定点帮扶,提高当地的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例如:通过“万名医师支农”,选送妇产科骨干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帮扶。
三是强化基层服务。通过培训加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的培训和村级保健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例如:选派省、市产儿科专家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讲座,进行指导。
四是依法加强监管。加强“母婴三证”管理,严格技术准入,保证各项妇幼保健技术开展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五是多措并举推动妇幼保健工作。通过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分析死亡原因,查找工作不足;通过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孕产妇享受的服务均等化、提高服务可及性;
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儿童保健意识;通过组织妇幼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服务水平。
记者提问:我省的产前筛查率远低于,针对这种现况,我省下一步将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陈志鹏回答:产前筛查和诊断属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措施。有效开展筛查和诊断工作,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的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目前,这项工作是我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中的弱项,%,与全均指标差距较大,需要重点加强。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对2005年制定《甘肃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增强指导性和操作性。
二是完善筛查网络。规范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前提是要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今年我省将根据产前筛查工作所规定的条件,在组织专家审核的基础上,经过备案确定一批产前筛查单位并向社会公示,建立全省产前筛查网络,提高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对产前筛查和诊断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今年4月和5月份已在全省选派40名技术人员赴外省参加培训学习。
四是依靠项目推动。目前,已经争取到省级财政100万元支持,开展农村孕产妇产前筛查补助试点项目,通过项目试点,探索经验,培养队伍,为全面推开打基础。
五是规范技术操作。严格技术人员和机构的资质准入,依法依规
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六是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老百姓认识到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性,让孕产妇能够自觉自愿的支持产前筛查和诊断。
记者提问:我省妇女儿童死亡率呈稳步下降的趋势,能否对这种情况进行一下分析。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对甘肃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如何呢?
郭玉芬回答:谢谢这位
2013年甘肃省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新闻发布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