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专化学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专化学教案.doc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结构
K教学目标2
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K教学重点2
质量数G4)和的含义,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K教学难点2
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K课时安排2:
2课时(90分钟)
K教法建议2
借助课件,组织学生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原子的内容,以此导入新课,使这些知识 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在此 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K教学内容2
引 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初步认 识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与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例如, 用来刻画玻璃的金刚石和用作铅笔芯的石墨,它们都是由碳组成的,但前者碳原子呈立方体 结构,后者碳原子呈鳞片形层状结构;还有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 结构等。本章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知识,理 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物质所发生的变化。
新授: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及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结构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 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绕核运动。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等 于核内质子数。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 电荷数相等。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 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例如,知道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质量数为35,则中子数= 35 — 17 = 18。
归纳起来,如以gX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原子组成可表示为:
「质子Z个
「原子核v
J I中子(A—Z)个
原子驾X) 人
z J核外电丁 Z个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这些不同的“区域”称之为电子层,按从 内到外的顺序分别用"=1、2、3、4、5、6、7或K、L、M、N、0、P、Q来表示。核外电 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能量最低的第1电子层)排起,当第1层排满后再排第2层,即 按由内到外顺序依次排列。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个(如〃=1,即K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X I2 =2 个)。
(2)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3) 次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的电子数不超过32个。

中专化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21-07-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