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
录制时间:2017年10月20日 微课时间:(5~10分钟以内)
微课名称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知识点描述
1、研究方法:地震波,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
2、地球内部圈层、界面及其主要特点。
3、岩石圈的组成和范围。
√
知识点来源
□学科:地理 年级:高一 教材:必修I 章节:第一章第四节 页码:21~22
□不是教学教材知识,自定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纵波、横波的小动画,了解地震波及传播特点。
2、通过读图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及其主要特点。
3、通过观察煮鸡蛋的切面照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读图了解岩石圈的组成和范围。
√
教学类型
□讲授型 □解题型 □答疑型 □实验型 □其他
适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1、利用煮鸡蛋的切面照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利用纵波与横波的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纵波、横波的传播特点。
3、利用教材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及其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过程
内 容
画面
时间
备注
一、片头
(20~30秒以内)
您好!本节微课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学习微课。
第 1 张PPT
10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4分~8分左右)
创设情境导入:展示煮鸡蛋的切面照片,提问:同学们,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为什么?
然而,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我们无法像切煮鸡蛋一样切开观察,我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而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第 2 张PPT
30秒以内
分析1:地震波及传播特点
展示纵波、横波的小动画,观察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
结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讲解: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而横波仅能通过固态物质。
提问: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第 3、4 张PPT
2分钟以内
分析2:地球的内部圈层、界面及其主要特点
展示教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微课设计《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