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与意境美.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某校招聘测试题1:语文教案设计原理与实践
语文教案设计原理部分(共20分,每小题5分)
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教学目标是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中的有关目标之后,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为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而设计的教学预期。总之,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的指向,是全部教学因素的统帅,也是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最终评价的依据。
什么是教学过程?
答: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进程,是教学活动纵向推进的流动程序。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什么?
答:是指“对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来说,以及从一定的准则来看是最好的。最优化的准则总是同一定的教学效果相联系”,也就是说“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常见方法有哪几种?
答:讲授法、讨论法、对话法。
教学教案设计实践部分(共80分,每个部分20分)
请在下面A、B、C三个选下选项中任选一个,并按照附录所规定的的教案格式完成设计工作。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三课的内容,设计40分钟完整规范的语文教案。《小英雄王二小》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的内容,设计40分钟完整规范的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根据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一课的内容,设计40分钟完整规范的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某校招聘测试题1:语文教案设计原理与实践(评分标准)
语文教案设计原理部分的评分标准:以《语文教学设计》第二章共六节的内容为准。
------------------------------------------
语文教案设计实践部分的评分标准:(详见教案格式的各个部分)
我选择C根据《荷塘月色》设计教案。
第一部分:设计准备工作梳理(20分)
设计课题:《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设计依据:
1、课程目标: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部分第六条: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2、教材分析:《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通过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精彩描写,表达了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文章大量运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巧用动词,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文章典雅秀丽、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中课后习题课本第二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通感修辞及其艺术效果 (提示:①嗅觉与听觉相通,“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 ②视觉与听觉相通,月的华光与阴影的相衬,以“名曲”的旋律来形容);第三题意在引导学生对博喻修辞的理解和运用,提示:(“舞女的裙” “袅娜”“流水”) ;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动词表达效果,提示:( “浮” “画”)。所以这一课的教学任务是: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及意境、体验作者的独特情感。
3、学情分析:本文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由于本文是作者在特定年代、特殊时期表达自己独特心情的一篇佳作,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可读出景色,但难以走近作者心灵,可在课上简要介绍一下作者背景及生平,知人论世,真正走进作者;文章写景多用博喻、通感,很多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但这篇散文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富有诗情画意,可通过反复朗读来体验感受,在这种画面感的带动下学生也会对教学过程充满期待。
设计课时:一课时40分钟
设计材料:课文《荷塘月色》(朱自清),关于荷花荷塘的图片,舒缓的背景音乐和《荷塘月色》四、五段的朗诵带
------------------------------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后台操作(20分)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博喻、通感修辞手法的学习感受本文典雅秀丽的语言美。
2、能领会本文化抽象为具体,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意境美。
3、能从朦胧的月色中领悟到作者宁静的心境,激发对朱自清散文文体美的探究。
教学内容:
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通感指一种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外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指感觉的沟通、感觉的转移,也叫“移觉”--“微风过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似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化抽象为具体、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借助其他意象,以荷塘为依托,巧用动词,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将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融入其中--意象(“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动词(“泻”“浮”“洗”“画”))
教学方法:
诵读法2、比较阅读法3、教师点拨法4、自主合作探究法
所选教学模式:视点结构模式
环节:点引入,点揭示,点延伸,点回归,能力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与意境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1-07-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