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理念
教师职业理念主要考察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其中学生观尤为重点。该模块的内容一般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一起考察,通常有22分。
师训君想提醒大家的是,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里面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念,这样权威的最新材料,大家应该结合书本认真学习一下。如果能在回答主观题时运用一二,肯定会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核心考点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的意义
复习纲要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
(3)学生需要尊重;
(4)学生都有潜能。
三、教师观
(重点)
(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①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须坚持终身学习;
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 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Ⅰ.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学习;
②专业知识学习;
③教育理论学习;
④信息技术学习。
Ⅱ.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①系统教学;
②自学。
Ⅲ.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
②参加校本学习;
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
④借助媒体学习。
Ⅳ.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
(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
(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
(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
(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
(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①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
②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
③讲思路:培养好
教师资格证科一考试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