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doc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 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中医 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 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 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采用中 医“治未病”方法进行健康服务,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 态风险,实现“未病先防”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
第四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 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保证“治未 病"服务质量。
二、 基木条件
第五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 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健康状态辨识及 其风险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辅助区域,各区域布局合理,工作 流程便捷,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健康检查(体 检)区域应当满足设备与功能需要,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 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应当相对独 立,每间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 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 康咨询,应当相对独立,若因条件限制,也可与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合用,但区 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 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应当相对独立,区域面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 要,各种干预方法的服务区域应当相互隔开,服务环境的私密性能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等,区域面 积应当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第七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设备配置,应与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其设备应 配备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如专用计算机、文件柜等);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 (如中医健康评估设备,中医体质辨识评估系统,常规的理化、影像等辅助检查设备等); 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如健康宣教宣传栏、影像等演示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信息网络系 统设备等);健康干预设备(如各类针灸、拔罐、刮廉板等器具,中医治疗设备等)等。常 规的理化、影像等辅助检查设备可整合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源。同时,根据本单位开展中医 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可配置其他相关的设备、设施。
第八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有关工作制度、服务规范和技术
操作规范。
三、 人员队伍
第九条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应当包括中医执业医师、“治未病”服务职业技能人员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