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政以德.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政以德
1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提倡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反对法治。
2
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侧重于规矩,应道德与法制并行,德法兼治。
这里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孔子对行政、法制的忽视,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
★ ★ ★ ★ ★
4
“政”“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 “德”“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是什么?
★ ★ ★ ★ ★
5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
① 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
② 同时对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 ★ ★ ★ ★
6
道千乘之国……
德治的具体表现。
7
孔子为什么反对攻伐颛臾?
从历史看,“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自家人。从地域看,“在邦域之中”。从政治关系看,本就属于国家的臣子。
体现了孔子的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以来之”。
★ ★ ★ ★ ★
8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
①农民起义的“均贫富”是平均主义,取消等级制度;孔子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均无贫”是指“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上下相安”,是相对公平,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② 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讲究阶级差别,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
★ ★ ★ ★ ★
9
季氏富于周公……
孔子为什么生气?
10

为政以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njun1233211
  • 文件大小155 KB
  • 时间2021-07-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