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一五” 以来,云浮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对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 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云浮市改革 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20年)》和《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 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农村改革发 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 大西关”的奋斗目标,实廉“集聚优势、特色主导、中心崛 起、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服 务业发展,顺利完成了全市服务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 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业总量持续上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 9%,总量由2005年的65. 34亿元增加 到2010年的135. 1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 值的33. 7%。
——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 时,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行业不断 涌现,正向高层次、多领域拓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 色旅游、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新兴
服务业异军突起,六祖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民 俗等成为我市旅游特色品牌,新兴金水台温泉、六祖故里旅 游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一五”期间, 全市接待游客2225. 3万人次,年均增长18. 2%,特色旅游业 逐步成为我市的新兴产业。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启动 了云浮新港物流园区建设,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 等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实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组织 家电、汽车、农机、摩托车、建材下乡等活动,有效扩大了 农村消费。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商品房飾工面积、销售面 积和收入大幅增长。“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广 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一一云浮“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 业基地为基础,基于“三网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崛起。 金融业成长迅速,政银企合作取得重大成果,全市分别与四 大商业银行和国开行签订了授信总额共566. 8亿元的融资协 议。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 入的增长,住宿餐饮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服务业的产业服 务功能不断完善,正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市现有批发零售 贸易企业28397家,餐饮住宿企业2892家。
——基础设廉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飾建设实现新突 破,以“五三二一”工程(即广梧、云岑、江罗、阳罗、汕 湛五条高速公路;云浮新港六都四围塘码头、都杨通用码头、 温氏都杨码头三个码头;南广高铁、罗岑铁路两条铁路;一
段西江航道整治)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广 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东内河最大港口云浮新港建成运 营,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 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城区市政设飾进一步完善,围绕做大 做优中心城区,积极构建“一江三组团”城市格局。云城、 云安同城化工作加快实廉,都杨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 建设加快,中心城区的市政道路改造、教育、卫生、文化公 共设飾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档次进一步提高。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服务业的发展,为我市扩大就 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服务业已成为我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主 渠道。到2010年末,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6. 17万人,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9. 16%。
“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同时 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由 于服务业基数低,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致使服务业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二是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服务业比 重偏高,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较大。 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不快,特别是科技和信息服务 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 高。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市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四是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 制约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跨越赶超、科学崛 起”主题和建设幸福云浮目标,大力实飾“集聚带动、转型 拉动、创新驱动、统筹推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云浮市美 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大力实廉“十大幸福 计划”和“十大发展工程”,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美 好环境建设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支撑、重大项目为龙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