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冰川地貌
1
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
2
目前全球85%的淡水资源以冰川的形式贮存,全球冰川总体积达 × 107 km3 ,其分布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0%,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 66 m 。它已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淡水资源的重要对象。同时尤其是对干旱区的河流而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补给来源起着调节径流的作用 。
3
我国的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地带,总面积58650m,各山系中以昆仑山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的20%;喜马拉雅山次之,%;第三为天山,%。
4
鄂西山地4月底的雪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一、雪线与成冰作用
5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也可以理解为年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区与年降雪量小于消融量区之间的界线就被称为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
珠穆朗玛峰的积雪
6
雪线是固态降水的零平衡面,即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在雪线处: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年消融量。
7
雪线的分布高度
南美安第斯山(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雪线高达 6400m(世界最高);阿尔卑斯山(欧洲中部)降低至 2400 --3200m;而北极则只有100--300m。
不同纬度冰冻圈高度变化示意
8
雪线的分布高度的影响因素
一个地方雪线的具体分布位置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温度:形成多年积雪要求该地近地面空气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地表气温是由赤道向两极降低,因而雪线分布的总趋势也有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富士山雪线
(据约翰•巴克斯特等,1995)
9
二是降雪量
一般降雪量越多,雪线越低。如果降雪量的增加超过融雪量随温度升高而增长的值,那么,雪线的位置就可能出现在近地面空气温度较偏高的地方。
格陵兰东北部夏季积雪
(据约翰•巴克斯特等,1995)
10
第九章 冰川地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