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技术与市场的跨国集成创新模式.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技术与市场的跨国集成创新模式
    一、背景:跨国公司跨国研发新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进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战略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投资区域集中化及投资行业集中化仍然是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主流,但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跨国公司研发集中化程度开始下降,呈现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展的趋势。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跨国公司通过贸易、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已经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之中。自从1993年以来,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并展开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我国已逐步被纳入其价值增值链之中或经营网络之中。目前世界大多数跨国公司都开始在华投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活动也呈现出了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性投资开始有所增长。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如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开始在中国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截止到2000年3月,已有30家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33个独立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设立独立研发机构,雇佣中国本土的研究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成功地获取了适应中国本土市场的有关知识。  
    在设立独立研发机构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又开始与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研发合作。以清华大学为例,仅2001年一年,全校正在执行的国际合作合同数为206项,总金额为229万元。从1998年到2001年,清华大学28个院(系)、科研中心、机关等机构参与了与美国、日本等11个国家的跨国公司的科技合作项目。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联合研发和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是合作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包括技术支持、委托研究、提供设备、技术咨询、许可协议、互派研究生、捐赠软件、提供奖学金等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合作项目中的合作双方建立了非常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形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合作演化为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  
    作为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技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社会的智力源和知识的辐射源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功能和作用是我国国家科技政策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探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中出现的新趋势,透视跨国公司与我国大学、科研机构技术合作中蕴涵的机理和逻辑,从政策层面对国内企业技术研发活动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国内企业借鉴跨国公司经验,充分利用大学的技术、人才资源,提高国内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从参与集成创新的主体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中的战略和运作形式的选择依据。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对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总体特征的分析,提出基本假设,而后以案例为基础,深人探讨合作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合作双方关系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基本结论。  
    二、理论回顾与假设:多主体的集成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技术和知识的竞争。微妙的技术变革过程经常会带来企业间竞争实力对比的变化。处于频繁的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变化环境中的企业必须

基于技术与市场的跨国集成创新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经管专家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