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6期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09年 3月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Mar. 2009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创新集群模式研究
资武成1,2,罗新星1,陆小成1
(,湖南长沙 410083;,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基于三螺旋模型的理论分析,对产学研创新集群的利益驱动型、主体介入型、价值链接型等模式进
行比较研究,以促进产学研体系的融合,构建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产学研创新集群;大学科技园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9)06-0005-03
还出现了重叠如大学创造工业组织的雏形或者作为区
, ,
三螺旋理论的提出域创新的组织者扮演准政府的角色在成熟的创新区域
1 。
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科研
, 、
美国遗传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使用
、 Richard Lewontin 人员等建立起市场接口在区域内发挥技术创新辐射作
三螺旋隐喻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
(Metaphor) 、用研究了三螺旋模型在知识创造扩散
关系认为生物体不仅适应环境而且选择创造改变生。 Henry Etzkowitz[4] 、
, , 、、和利用方面产生变化的个步骤在每条螺旋上都有内
存环境这种能力是写入基因的因此基因生物体和环 4 :①
, 。, 、在的角色变换研究型大学在社会中扮演新角色不仅教
境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就像条螺旋缠绕在一起的, ,
, 3 , 育培养学生和从事科学研究同时也承担知识应用的重
互为因果关系[2]首次提出了三螺旋模型,
。 Etzkowitz (Triple 任大学使得学术和产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企业间建
的概念用以解释大学商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在知, ,
) , 、
Helix 立起研发联盟以及承担起风险投资的作用也发生变化
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构建了该模型的理论系。②
。 Leydesdoff
螺旋线的交叉影响如美国政府不断修改专利法的条文以
统三螺旋模型理论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
。、
鼓励技术传播三条螺旋线上的网络和组织产生新的三
同创新机构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 ] 。③
。 Etzkowitz&Leydesdoff 3
论述了创新系统的进化以及大学与产业关系路径的选择边联系刺激组织的创造性和区域的内聚性螺旋体对
, , 。④
反映了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各种制度安排这些不同制各螺旋线的创新主体成员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产生递归
、、。
度安排表征了三螺旋模型不同的架构关系第一类是国家效应知识的商品化不但改变了大学教授对他们研究成果
。。
主义模式即为三螺旋国家主义包括大学和企业并控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大学企业和政府的关系
, I。, , 、。
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大学企业和政府种主体被定义为
。、 3
机构在其边界上进行的交互是由类似工业联络组织技
, 、
术转化办公室和合同办公室等机构来完成的见图第
( 1)。
二类是自由放任模式即为三螺旋见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创新集群模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