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卸载专项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卸载专项方案
附件2
钢结构卸载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编制依据的工程文件 1
、编制遵循主要规范 1
、工程结构概况 1
2、卸载工艺 4
、卸载原则 4
、卸载前提 4
、钢结构卸载总体思路 4
、卸载工艺 7
3、卸载过程中的计算 7
、设计规范 7
、计算模型 8
、卸载计算 9
、支撑架未卸载前工况 9
、拆除A1工况 11
、拆除A2工况 12
、拆除A3工况 14
、拆除A4工况 15
、拆除A5工况 17
、拆除A6工况 18
、拆除A7工况 19
、拆除A8工况 21
、拆除A9工况(至此,卸载完毕) 22
、计算结论 24
4、卸载过程中的人员安排 24
、卸载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安排 24
、卸载过程中的劳动力安排 24
5、卸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4
、卸载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4
、本工程卸载过程中的安全主要特点 24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25
、高处作业技术措施 26
、防止物体打击措施 26
、卸载过程中的施工作业安全要点 27
、卸载监测 27
6、卸载过程中主要工具表 27
1、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的工程文件
本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本工程施工图纸
、编制遵循主要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工程结构概况
本图书馆主体为框架结构,钢结构主要为外围钢结构罩棚,底标高为,最高标高为,具体如下图:
钢结构三维轴侧示意图
外围钢结构
整体效果图
根据本钢结构外罩棚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在外围钢结构未全部成型前,此结构不是一个稳定结构,故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临时支撑,其支撑点(共9个点)位如下图;
临时支撑设置轴侧示意图(临时支撑一直传递到地下室底板)
临时支撑布置立面位置图
如上图,为便于现场卸载过程中的施工管理,特对本工程支撑点位进行编号。
2、卸载工艺
、卸载原则
本工程的卸载过程既是拆除桁架下部支撑的过程,又是结构体系逐步转换过程,在卸载过程中,结构本身的杆件内力和支撑的受力均会产生变化。卸载时,既要确保安全、方便施工,又不能改变设计意图,对构件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卸载时相邻支撑胎架的受力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化,同时保证结构体系的杆件内力不超出规定的容许应力,避免支撑胎架内力或结构体系的杆件内力过大而出现破坏现象,保证结构体系可靠、稳步形成,卸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卸载方案的编制原则:
1)、以结构计算分析为依据;
2)、以结构安全为宗旨;
3)、以变形谐调为核心;
4)、以实时监控为手段;
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上述原则。
、卸载前提
1)、钢结构全部安装到位,钢结构外围的幕墙未安装。
2)、所有节点的连接已经完成,且验收合格。
3)、卸载当天的风力不得大于4级。
、钢结构卸载总体思路
因为本工程结构特点,安装时需在外围罩棚下部设置临时支撑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主体钢结构安装全部完成后,可对支撑架进行卸载,卸载时应考虑结构本身的受力特点,尽量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经分析本工程钢结构卸载主要思路:
1、因外网片受力是三角桁架上吊挂,各段受力大小不同,网片从西往东逐渐减轻,卸载从西往东卸。顺序是10#、1#、2#。。。9#,支撑与网片下钢梁接触节点图,1#支撑是外网片受力最大的位置,是外网片与内网片交汇处,1#点的支撑采用直径500*22钢管做主体支撑,其他支撑是2000*2000方形角钢架体支撑。
卸力是用气割在支腿处往下一点一点切割,每次往下割20mm,再割下一个支撑点,也是往下割20mm,并同时观察各个支撑点的位移情况。因实际卸载的位移与设计卸载位移往往有变化,为了卸载平稳,分两到三次卸载,直到支撑点离开网片下弦弧形梁。10个支撑平均离开网片架体30mm为止。
因网片架体各段受力不同,卸载后为了网片保证设计标高相同,网片架体安装时要比设计标高要高,卸载时留够网片架体下降的位移尺寸,根据以往的经验,见各支撑点预留卸载位移尺寸。

卸载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ezy
  • 文件大小13.26 MB
  • 时间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