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的诗词《早梅》赏析.doc齐己的诗词《早梅》赏析
《早梅》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咏物诗。写作者在雪后出行看到早梅开放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下齐己的诗词《早梅》,欢迎阅读!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赏析】
这首诗题为“早梅”,首联就突出梅敏锐的季节感知性,在万物“冻欲折”的时候,梅根已经感知到了春的温暖。第二联重点突出“早”。“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两句用字很平常,朴实无华,却颇有韵味。“深雪”是梅花开放的背景,突出气候的严寒,并照应了首联的“冻欲折”。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昨夜一枝开”,一枝梅花就提前绽放了。“一枝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如果是树树梅花都已经开放,就不能突出一个“早”,而一枝独秀的梅花,不仅点明了它先于众梅而开,更是先于万芳而开,这样的一枝梅必然是不同寻常的,它是最早的报春使者。这样,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就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
第三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窥”字,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早梅时惊奇的情态。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惊喜、惊叹之感。末联抒发感慨,传达自己对前程的憧憬,充满自信。“先发”依旧是紧扣诗题之“早”,全诗句句突出一个早字,颇具特色。
扩展阅读:齐己的简介
齐己(863~937)俗名胡得生,唐潭州益阳(今湖南宁乡)人。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诗僧,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而且可以对文化更加了解。
幼时家境贫寒,父母早逝,7岁即离开故乡到宁乡大沩山为峒庆寺放牛。齐己少年聪颖,放牛时经常拿竹校在牛背上比划作诗。顺庆寺僧侣十分惊异,劝他剃度出家。齐己出家后先居峒庆寺,参德山禅师得法,解惑顿悟,精研奥义,从而声名大振。乃至药山、鹿山、护国寺众多禅林,圴请他前去讲经说法,就是当时的石霜法会,也请他管理僧务。尔后他到南岳佛门修持,先后住持上封寺、福严寺,并在麻姑桥下鸡公岩闭关潜修,自称“衡岳沙门”,破衲芒鞋,逍遥于山林之间。后梁龙德元年(921),齐己应四川寺僧之约赴剑南,因战乱中途折回,路过湖北江陵时被荆南节度使高季兴挽留,任龙兴寺僧正,后以80高龄圆寂于江陵。
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诗僧,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评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其传世作品数量居四僧之首。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尝以《早梅》诗谒郑谷,谷改其“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遂拜谷为“一字师”。时人以其诗作高产且多佳作,又因他颈上有一痈瘤,戏谓之“此诗囊是也”。
扩展阅读:历代评价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唐·尚颜《读齐己上人集》)
(己)至宜春,投诗郑都官云:“自封修药院,别下著僧床。”谷曰:“善则善矣,一字未安。”经数日,来曰:…别扫’如何?”谷嘉赏,结为诗友。曹松、
齐己的诗词《早梅》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