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诊疗指南
莱钢医院 内分泌科
编辑ppt
概述
垂体因各种原因被全部或绝大部分毁坏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的表现,主要累及的腺体为性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临床上称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为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 席汉综合征)及垂体肿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视垂体损伤程度、不同病因、发展速度而定,大多是多种垂体激素缺乏所致的复合征群,也可是单个激素缺乏的表现。
编辑ppt
临床表现
一、常有明确的原发病因:如产后大出血、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射治疗、颅脑外伤、感染或炎症(结核、梅毒、脑膜脑炎)、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脑动脉硬化、营养不良)以及免疫性垂体炎等
编辑ppt
临床表现
二、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严重度与垂体被毁的程度有关。腺垂体多种激素分泌不足的现象大多逐渐出现,一般先出现泌乳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不足的症状,继而促甲状腺激素,最后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症状。
编辑ppt
临床表现
泌乳素分泌不足:在分娩后表现为乳房不胀,无乳汁分泌。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在成人主要表现为容易发生低血糖。
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女性病人,表现为闭经、性欲减退或消失、乳腺及生殖器明显萎缩,丧失生育能力。男性病人表现为第2性征退化,如阴毛稀少、声音柔和、皮下脂肪增多,以及睾丸萎缩,外生殖器、前列腺缩小,性欲减退等。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面色苍白,眉发稀疏,腋毛、阴毛脱落,皮肤干燥、细薄而萎缩;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音调低沉,智力减退,蜷缩畏寒,懒言少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虚弱、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痛,体重降低,心音微弱,心率缓慢,血压降低,不耐饥饿,易出现低血糖表现,机体抵抗力差,易于发生感染,感染后容易发生休克、昏迷。
黑素细胞刺激素分泌不足:肤色较淡,即使暴露于阳光之下亦不会使皮肤色素明显加深。正常色素较深部位,如乳晕、腹中线的颜色变淡更为显著。
编辑ppt
临床表现
三、垂体危象
本病患者如未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发展至后期,往往可因各种诱因而发生危象,出现神志昏迷,为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编辑ppt
临床表现
垂体危象的临床类型有多种:
(1)低血糖性昏迷:其原因可能是自发性的,即由于进食过少或不进食,特别是在有感染时易于发生。此种类型的昏迷最为常见。发生低血糖时病人软弱、头晕、出汗、心慌、面色苍白,可有头痛、呕吐、恶心。血压一般较低,严重者陷入昏迷。
(2)感染诱发昏迷:本病病人因缺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故机体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感染。在并发感染、高热后,易于发生意识不清以致昏迷、血压过低及休克。
(3)镇静、麻醉剂所致昏迷:本病患者对镇静、麻醉剂甚为敏感,一般常用的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以至昏迷。戊巴比妥钠或硫喷妥钠、吗啡、苯巴比妥及哌替啶等均可产生昏迷。
(4)失钠性昏迷:胃肠紊乱、手术、感染等所致的钠丧失,可促发如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中的危象。此型危象昏迷的周围循环衰竭特别显著。
(5)低温性昏迷:部分病人在冬季即感到神志模糊,当暴露于寒冷时,可诱发昏迷,或使已发生的昏迷更加延长。此类危象常发生于冬季,起病缓慢,逐渐进入昏迷,体温很低,用普通体温计测体温不升,须用实验室所用温度计测量肛温,才知其低温程度,可低达近30℃。
(6)垂体卒中:起病急骤,头痛、眩晕、呕吐,继而可进入昏迷,系由于垂体肿瘤内发生急性出血,下丘脑及其他生命中枢被压迫所致。
编辑ppt
辅助检查
一、代谢紊乱:低血糖、糖耐量曲线低平;血钠常偏低,血清氯化物亦偏低,血清钾大多正常。
编辑ppt
辅助检查
二、内分泌功能检查:
垂体-性腺功能检查:血LH、FSH、E2、PRL、睾酮通常低于正常。
垂体-甲状腺功能检查:血FT3、FT4、TSH均低于正常。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血皮质醇、ACTH基础值降低。
编辑ppt
辅助检查
三、影像学检查:
垂体MRI可见原发病因的相关影像学改变。
编辑ppt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