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与明天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含义?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目录视听说教学方法的发展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化教学方法以上三种教学改革的实践综合定义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发展图谱萌芽阶段( 19 世纪末) 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工业革命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极大的需要,也提供了当时发展教育所需的技术,并带来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19 世纪 90 年代,幻灯介入教育领域,揭开了电化教育的序幕。教育技术借助工业革命的馈赠,开始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技术的发展和对自身理论局限的突破,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起步阶段( 20 世纪初— 20 世纪 20 年代) 这一时期,许多媒体如模型、地图、动画片、幻灯、立体画、无声电影、无线电广播等都走进了教育领域,其中以无声电影和广播最为耀眼。众多视觉媒体介入教育领域,使得“视觉教育”一词在教育界广泛传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对新媒体的研究。在此期间,出现了教学设计的萌芽思想,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 John Dewey )于 1900 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 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迅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30 年代—— 20 世纪 60 年代) 具有视听双重特点的媒体成为受人们欢迎的信息传播载体。“视觉教育”和“听觉教育”的提法逐渐被“视听教育”所取代,教育技术自此增加了新的内容,伴随着视听技术跨入迅速发展阶段。二战以后,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热情,大量新的理论,如戴尔的经验之塔、行为主义心理学、程序教学、传播理论等被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使得教育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媒体技术和物化形态的技术,教育技术观念从静止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系统论。系统发展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技术才真正地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闭路电视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为教育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奠定了物质基础,计算机辅助教育成为近二十年来教育技术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为个别化学习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0 年代末, 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这一历史时期,系统论思想被引入和应用到教育技术学理论中,使教育技术的应用有了更科学的理论指导。返回目录教育技术含义 2004 年 12 月 25 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有关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返回目录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返回目录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着重说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规律;学习的结果使学习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
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