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贝尔尼尼介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贝尔尼尼介绍【贝尔尼尼】( G·L· Bernini · 1598 ~ 1680 )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筑家。 17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由盛转衰,出现了巴洛克艺术派别,从而把面向生活转为面向宫廷, 装饰点缀教堂, 呈现出细腻而华丽的风格。贝尔尼尼即是著名的代表。他出生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生活的年代正是反宗教政策运动最猖獗时期, 教会与宫廷企图以此巩固其摇摇欲坠的处境。他终生不倦地工作着, 一生中完成了大批的城市改造工作和教堂装饰雕塑, 还有其他建筑雕刻和绘画, 塑造了作家、演员、演说家等形象。他的创作规模宏大和多样性。如《圣德列萨斯祭坛》这件教堂壁龛上的雕刻, 是一件雕刻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典范。他的设计犹如大理石墙壁豁开,恰当地利用壁龛结构像挂在那里的一幅图画, 雕像上边射下光线, 依靠光影塑造形体, 减弱体积感, 增强线条韵律及其形式美, 有强烈的绘画效果。完全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的体积感和重量感有所区别。贝尔尼尼的雕塑技巧娴熟, 雕凿大理石如同刻蜡一样自如, 所以雕像如同绘画一样极富表现效果。同时作品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内容, 因而形象生动、真实。如《祭坛》这件作品中的女主圣徒德列斯面部, 因身受爱情之箭, 呈现出甜蜜的痛苦, 半闭双眼, 张开的嘴, 头向后仰, 内心的爱情表露得率直而生动。这表情有着明显的巴洛克风格, 即略带病态的纤弱、细腻的美, 体现出贵族阶层和上层资产阶级的审美观。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普罗赛比娜的掠夺》,以及教皇乌尔班八世的陵墓雕刻等。作为艺术的建筑, 集中地呈现着文化的风貌, 显现着政治、宗教、哲学、人文思潮、艺术、风俗时尚诸多颜色作用下的缤纷色彩, 以有形的空间承载着无形的文明, 因此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就是因为它表达着无以穷尽的文化内涵。其实, 建筑艺术的奥妙, 音乐岂能将之穷尽, 尽管音乐也是文化的一种显现, 但音乐更多地表达的是人的情绪与情感, 特别是当建筑与雕刻、绘画等姊妹艺术完美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时候, 其内在的质素, 就更不是音乐能够完成的了。贝尔尼尼的建筑与雕刻艺术的结合就说明了这一点。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兴起并流行于 17 世纪的意大利,同时, 也广泛地影响到整个欧洲。从贝尔尼尼的作品看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体现为在教堂中把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一个整体, 注重作品的形式感, 特别是在雕塑中注重绘画的成份, 善于运用细腻手法和夸张的构图, 表现人物瞬间激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 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如果仅允许以一个词来概括巴罗克艺术,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唯美”。贝尔尼尼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 他用一件件杰作把罗马点缀成了一座巴洛克式的城市, 漫步罗马街头, 这些作品随处可见。 60 年间, 贝尔尼尼曾为 8 名教皇服务过, 直到晚年还创作不休, 由此可见他的创作受到当时的教廷和社会很大程度的喜爱。巴洛克艺术的兴盛, 在于它迎合了教廷的需要, 因此, 当艺术与教廷互相满足彼此需要之时, 促进了彼此的繁荣和发展, 并由此引导了时尚。圣彼得广场, 被认为是世界上是最壮丽的广场之一, 集中体现了巴洛克艺术的精华。这个用黑色小方石铺砌地面,长 340 米,宽 240 米的椭圆形空间和两旁的柱廊就是贝尔尼尼设计的。柱廊是广场的装饰,从设计到建成,花费了贝尔尼尼 11 年的时光。陶立克式的柱廊由 284 根圆柱和 8

贝尔尼尼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