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doc论丈名称:肉谈鲁迅作嬴中的复仇主题
学曉:
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
市场營舖二班
学号:
20110602212
摘要:品读过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之后,人们会发现,在充满现实主义气息的 文笔下,书写的不乏一些复仇主题的故事,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阶级特点 和美学特点。从《野草》到《铸剑》,再到《孤独者》,复仇的主题一直是鲁迅作 品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说的复仇,重点之处不是杀戮,而是精神的复仇以及 作为启蒙者,意志的觉醒。
关键词:鲁迅复仇野草铸剑孤独者
正文:
一、《野草》一一对庸众不争的自惬
鲁迅先生投笔从戎,便是誓为贫苦百姓的保护者,甘做刀笔吏,他对敌的议 论,总是锋芒毕露,直入对手骨髓。
在《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中,鲁迅复仇的矛头却直指百姓一 —那些他一心想唤醒、想拯救的人。这是鲁迅对愚昧百姓“怒其不争”的体现, 也是为了 “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在《野草》的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所 谓的“旁观者”,即看客们,这类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屡有刻画。但在《复仇》 中,鲁迅却直接将矛盾集中于“当局者”:“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 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裸着全身”,指的是全身心 的依赖,是爱的表现;“捏着利刃”,却是指向杀戮,是恨的体现。他们复仇的方 式非常奇特。之后看客出现了,出现了这极致的大欢喜的观看者,“拼命地伸长 颈子,要鉴赏者拥抱或者杀戮”【
1】。但是这样的拥抱或者杀戮迟迟不来,且 “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于是,路人们就觉得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 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有钻进别人的毛
孔中”。想象中拥抱和杀戮的生命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并没有到来,然而, “看”的对象却已经发生反转,由路人看杀戮者,变为杀戮者看路人:杀戮者“以 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2】
这样的反转构成了一重的复仇:不让庸众鉴赏,得以生命飞扬的大欢喜,却 偏给观看他们的厌烦和无聊。此外,还有一重复仇,这是将读者也算计在内的。 将杀戮的快感直接导向将读者,自然而然将读者引诱到看客面。因而,如果被引 诱至这种视角,则读者也沦为作者所批判的“庸众”。鲁迅先生的矛头这回指向 批判者自身,这是间接的和深层次的复仇。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中最薄的一本散文诗集,这本小册子自从诞生起到 今天,一直让人们去言说,而又言犹未尽。这本诗集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鲁 迅正是通过这些构思的小故事,向人们传达他最深的生命体验。《野草》可算作 我们窥得鲁迅内心的窗口。而《野草》中的两篇以“复仇”为题的作品,也昭示 了鲁迅先生长久以来在许多作品中显示出的“独异的个人”与“庸众”的关系, 映射到现实生活中,也是作为一个思想的启蒙者与未开化的人民之间的关系。《野 草•复仇》中的复仇是在独异的个人与庸众之间进行的。而《野草》中的复仇的 概念在《铸剑》中受到进一步的推广,形成了一个哲学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复 仇主题。
二、《铸剑》——对宿命复仇的决绝
《铸剑》记述了一个古老的替父报仇的故事,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 严峻的阶级斗争加深了鲁迅对反动统治阶级本质的认识。对于被压迫的民众,首 先是要解放他们的精神,要让爬着的奴隶站起来做人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