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
题目: 论鲁迅作品中的
复仇主题
院(系、部): 师范学院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生: 吴红莲
指导教师: 邹志远张景忠
延边大学
二 OO 三年五月九日
1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
摘要
仰望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星空,鲁迅无疑是最为璀璨耀眼的一颗星:无论是在
他生前亦或是身后,无论是对他的炙热的褒扬亦或是卑劣的辱骂,鲁迅总是一个
让人无法漠视的夺目的存在——尽管他本人曾经强调“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
须与时弊同时灭亡”。[1]时间已走进 21 世纪,学界预言“在这未来的一百年中,整
个世界将发生比 20 世纪更广泛、巨大、深刻的变化。鲁迅研究无疑也会随着这种
变化而变化,会反映这种变化于自身的结构之中,又对这种变化做出自己的反应,
并投射其影响于这种变化之中。”[2]本文即关注于身处文化冲突和政治冲突漩涡中
的鲁迅的“问题情结”,考察鲁迅在精神探索过程中冲破自我局限实现超越的快意
恩仇,并试图窥见到鲁迅的思想轨迹,以启迪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这个正处
于文化转型中的大时代。
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
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部分“无血的大戮”,探讨鲁迅笔下对戏剧看
客的复仇。从启蒙者与被启蒙者之间的冲突着手,勾画了鲁迅的精神历程,归结
出鲁迅自我肯定的复仇理念。第二部分“无词的言语”,探讨鲁迅笔下对以怨报德
者的复仇。论述了拯救者在遭受所爱者的离弃后流露出的情感和心态,并进一步
指出这是鲁迅自我精神的写照,从而归结出鲁迅自我压抑的复仇理念。第三部分
“无声的冷笑”,探讨鲁迅笔下对社会与自我的复仇。对孤独个体在严冷社会的围
追堵截之下逐渐走向复仇的心灵历程进行了解读,归结出鲁迅自我分裂的复仇理
念。第四部分“无忌的肉搏”,探讨了鲁迅笔下对残酷暴君的复仇。阐述复仇者面
对非法、非人道的专制统治表现出了直面死亡的勇气和意志,从中归结出鲁迅自
我超越的复仇理念。第五部分“彷徨于无地:复仇主题的困境”,探讨了鲁迅笔下
复仇主体面临的无可逃避的两难的悲剧境遇及面对自我局限的困惑和思考,归结
出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结语部分,再次强调和凸显了鲁迅在其复仇文本中
对复仇对象所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复仇主题;复仇理念;悲剧意识;生命哲学
I
Comments on the revenge theme in Luxun’s novels
Abstract
Luxun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writer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an existence who can’t be neglected,no
matter when he was alive or dead, no matter what a praise or an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_1_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